菲利普·坎贝尔近照。 本报记者 陈龙 摄
■本报记者 许琦敏
有论文登上《自然》杂志,对中国乃至全球大多数科学家而言,都是件相当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学术成果被认可。但出席“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的《自然》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爵士却告诫年轻科学家,不要急于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这会影响创新潜力的培育,从长远看,对人才的成长不利。
年轻人应多思考深层科学问题
提到中国近几年在基础研究上的发展,菲利普用“令人鼓舞”来形容。得益于过去十几年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中国科研的确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个非常明显的指标,就是《自然》《科学》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来自中国的优秀科研论文越来越多。“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支持优秀的科学家,中国的确做得相当漂亮。”不过,菲利普话锋一转,“中国在‘有计划的研究’上的确比较擅长,但再要进一步,就需要有所转变。”
自然出版集团最近发布的一份白皮书《转型中的中国科研》中指出,尽管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有了大幅增加,但中国在许多学科领域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菲利普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现在不少中国科研人员过于急着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却忽略了对科学问题的深层思考。
“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当然是件好事,但这不能作为一种目标,它应该是长期科研积累的结果。”他尤其建议年轻科学家,千万不要急于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因为从长期来看,这种浮躁心态有损于创新潜力的培养。他说,年轻科学家一定要多花时间去深入理解自己所处的学科领域,更深入地思考该领域的核心问题,并不断进行自我批判,这样才能培育起更深厚的科学思想,创新潜力也更大。
“迫于压力做科研”是全球性难题
坎贝尔爵士非常理解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处境,毕竟他们的生存压力很大,在争取经费、获得晋升的过程中,一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会有很大作用。
“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年轻科学家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中国在科研上的投入还处于上升期,而有些国家科研资助在下滑,这些国家的年轻科研人员压力会更大。
过于逼迫年轻科学家“高攀”高影响因子期刊,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铤而走险”。坎贝尔爵士说,《自然》在接收稿件前,会通过软件审查抄袭等问题,但科学家在数据上造假,编辑就很难判断,这只有在论文发表之后通过同行检验来发现。一旦被发现造假,一个人的科研生命也就不得不结束,因为没有基金再会给予资助,大学也会将造假者开除。
要让年轻科学家能安心于培育创新潜力,这需要政策设计者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菲利普说,中国科学院、中国的自然基金委,已经在培养年轻人上具有了这种意识。
每个科学家都应尽力做好导师
在研讨会上,菲利普·坎贝尔主持了《自然》“杰出导师奖”的颁奖仪式。这是他在整个论坛中表现最活跃的一项活动。他说,每个科学家都受到过导师的指点,又会作为导师去影响下一代人,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菲利普说,如果有年轻人有志于科研,那他在本科生阶段应该进行大量阅读,深入了解自己所想进入的学科,并逐步形成一些想法。到了研究生阶段,他就应该提出一些真正的创新想法,同时要接受导师正面的批判性挑战,慢慢建立起批判性思维——一定要提一些关键性问题,有了这种能力,才可以在科学界生存。
因此,一个理想的导师会让学生看到认真的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使学生在科研道德、科研规范、问题思考等多方面,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