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合影。 均本报记者 陈龙 摄
■本报记者 许琦敏
科学家、创新者和创业者,可以说是创新领域最显眼的三类人才,他们被认为是驱动创新的关键。而在这个全球竞争创新人才的时代,如何吸引这类人才前来,并发挥出其创新潜力?
在昨天“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关于“科学家、创新家和创业家:人才是驱动创新的关键”的专题讨论中,各路专家的议论焦点并未放在高校学科设置、创新创业政策环境上,却关注到另一个话题——沟通,尤其是不同类人才之间的沟通能力。他们认为,缺乏换位思考和跨界沟通的能力,是导致这三类创新人才难以相互合作形成“科研-产业”输送链条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人才难以在三者之间顺利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家要懂得创业者的语言
这场论坛的嘉宾大多是兼跨学术与创业两界的佼佼者。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学生事务高级副院长托马斯·肯尼既做出过出色的科研工作,又自己办过公司,而肖磊教授则刚从浙江大学辞职,来上海专心创办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他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听众,一个人很难同时做好创业与科研两件事情。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所以,相对于科学家自己创业,更多的可能性是科学家与创新创业者合作,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这就涉及到相互沟通。在中国,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鸡同鸭讲”是普遍情形。托马斯·肯尼说,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创业就包括:要让他们能以不同语言与不同的人交流——科学家要懂得创业者的语言是什么。
“其实,学者就是向他人兜售想法,就像他要与系主任沟通一样。”他说,科学家必须有这样一种能力,能用浅显的语言向投资者介绍技术的市场前景、潜在客户等,“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能。全球20家最主要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人经常会在校园里出没,甚至出现在课堂上。斯坦福的学生都知道,要随时做好准备,去回答潜在投资者的问题。”
因此,在国际学术界很容易看出这种区别——美国科学家跟不同的人交流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无论面对慈善家还是风投人士,都能找到合适的话题与之沟通,而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就会显得能力不足。
沟通协作能力既需培养也需制度
有人提出,斯坦福学生的沟通能力是由环境造成的——如果三天两头都能在校园里碰到风投人士,与其沟通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托马斯说,其实合作也需要训练,这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人们去思考竞争和合作的意义。在学术界,学生要在学分上竞争,但同时他还必须能在团队项目中进行合作,那他就得知道自己的重点——要能在不同的训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在职业生涯中,他们需要跟不同的人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地去优化。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事情,可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清楚知道每个人的真实目标,就有可能更好地合作。
华东师大教授姜雪峰认为,中国目前的科研、创业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缺少沟通协作能力,这与我国基础教育中这方面培养的缺乏有直接关系。姜雪峰说,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考核方面总是注重文化成绩,却没有针对演讲、沟通、合作等能力的测评,很多人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受演讲能力的训练,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则更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当遇到竞争性合作时,相当多的年轻人就难以把握自己。”他说,而眼下中国的各种机会又非常多,从30岁一直到40多岁,都有很多基金、项目、奖项可以申请,在这种环境下,年轻人如果不能清楚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并保持团队间的良好沟通,就容易产生各种矛盾,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团队分裂。
不过,即使个人具备了沟通协作能力,制度的作用依然重要。《自然》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爵士介绍,在自然出版集团内部,就存在竞争性的合作,旗下各杂志既有明确分工,但相互间也存在竞争,同时还能分享资源,“这就需要靠制度来保障,超越了个人能力的层面。”
创业者不能只想着赚钱
对创新人才的争夺,全球已近乎白热化。如今,人才流动已具有了全球趋势,比如一个人可能在A国完成基础教育,又去B国接受高等教育,却到C国创业。在这个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过程中,一个优秀人才所具备的另一个更基本的素质,是拥有坚定的内心,不会被环境轻易左右而忘却自己的目标。
“创业者不能只想着赚钱”是姜雪峰对许多年轻创业者的提醒,他认为创业者应该拥有一个值得花一辈子去完成的目标,通过建立业务王国去影响一批人、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获取收益。
因此,作为科学家,在培养研究生时,就应该用最好的科研去培养学生综合、独立、有创新精神地去思考的能力。托马斯也认为,博士生是一群最聪明的人,无论他们今后继续科研生涯,还是从事商业活动,抑或从政,都必须给予更好的支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