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中华鲟保育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给救助回来的中华鲟清理鱼池。
图/东方IC
中华鲟天然产卵场葛洲坝已连续两年未发现产卵踪迹,然而今年上半年,科学家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监测到500尾中华鲟幼鱼。这是否意味着长江之中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可能已经在宜昌下游江段寻找到了新的产卵场?
11月,正是中华鲟的繁殖季节。目前由近200名专家参与的中华鲟产卵场的大型科考活动,正在湖北宜昌至安徽安庆之间1041公里的长江江段进行。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之后,时隔30年又一次针对中华鲟产卵场的大型科考行动。
宜昌下游江段可能存在新产卵场
今年9月,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启动了这次科考。
担任此次科考行动技术组组长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此次科考的动因:今年上半年,在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监测到为数众多的中华鲟幼鱼。专家估计,在长江之中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中华鲟,可能已经在宜昌下游江段寻找到了新的产卵场。
危起伟告诉记者,此次考察主要是要了解中华鲟天然产卵场空间的变化,进一步摸清这一濒危物种的生活史演变规律,以便未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他介绍说,这次科考将持续至明年2月。在此期间,科考队员将沿着湖北宜昌至安徽安庆的长江江段,通过渔业声学探测、食卵鱼解剖、江底采卵等多种技术手段,确认产卵活动是否发生,并对产卵场环境和繁殖规模进行调查,寻找中华鲟的产卵场。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干流。1981年葛洲坝水利工程截流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原来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600多公里江段的16处以上的产卵场都无法再被中华鲟利用。目前得到确认的中华鲟产卵场仅葛洲坝坝下一处,然而2013年、2014年,这里均未发现中华鲟产卵。
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危起伟长期从事中华鲟保护与研究,日前正在出差的他联系上正在湖北长江段科考现场的张辉博士,确认目前科考尚未发现中华鲟卵。对此,危起伟表示,当前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趋势仍在急速加剧中,种群延续正面临严峻考验,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带来的叠加效应使得产卵场条件更加恶化。
他认为,虽然2015年在长江口监测到中华鲟幼鱼,表明2014年中华鲟可能在其它江段形成新的产卵场或产卵时间延迟,但未来产卵活动能否延续仍未可知。
拯救行动计划开始实施
上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收到《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的通知》。
危起伟告诉记者,这标志着《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并进入实施阶段。而本次科考,正是计划发布之后的第一次行动。受农业部委托,危起伟带领的濒危鱼类保护团队承担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
危起伟介绍,《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按照自然种群保护为主、人工种群为辅的原则设立了近期和中远期目标,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和支撑保障的总体行动方案,以期缓解不利影响、减缓中华鲟的衰退趋势、实现物种延续。
危起伟说,《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提出,要增加人工繁育中华鲟的数量,扩大增殖放流的规模,确保中华鲟在部分年份没有自然繁殖的情况下,能够有当年幼鱼补充到野生中华鲟群体中。严控外来物种入侵,确保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实现中华鲟人工养殖群体资源的整合,探索完成中华鲟在淡水海水中交替生活的养殖模式;到2030年,中华鲟自然种群得到有效恢复,关键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人工群体资源得到扩增和优化,实现人工群体的自维持和对自然群体的有效补充;到本世纪中叶,中华鲟自然种群得到明显恢复,栖息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工群体稳定健康。
(本报武汉11月29日专电)
相关链接
1981年起,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水生生物研究的多家权威科研单位都会联合对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繁殖情况进行监测。
2013年,联合监测活动首次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2014年8月底至9月初,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进行专项调查,未在长江中下游发现2013年繁殖的中华鲟幼鱼。
2014年11月1日起,科研人员进入长江葛洲坝电站附近,开始2014年度监测工作,监测范围为坝下80公里江段内。科研人员动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水下摄影、水下声呐探测、解剖食卵鱼以及组织人工在葛洲坝下放网等多种途径,仍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
文汇报驻鄂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