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式开始前,犹太儿童合唱队用中文唱中国国歌。SMG供图
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纽约犹太人中心会堂举办了“碎玻璃之夜”纪念活动,上海文广集团(SMG)电视新闻中心拍摄的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海外版在此间首映。出乎组织者意料,首映门票提前一周被抢光,800人的播映厅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看了90分钟;第二天在华盛顿上映,预计200人观看,最后挤进300人;每场播映后,掌声不息,观众不肯散场,拉着创作人员拉家常、问问题、赞扬、祝贺……
日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给纪念活动主办方和《犹太人在上海》制作人员的信中表示,“1938年11月9-10日,纳粹德国发动反犹暴乱和破坏行动,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这一时期,25000名欧洲犹太人为躲避纳粹迫害和残杀,逃亡上海,觅得一地栖息。陌生人间的包容和友善,人类精神的不屈和顽强得到最好的印证。”
昨天,记者采访了携纪录片赴美的SMG主创人员,听他们描述展映现场的情景。
幸存者带着当年照片看展映
11月16日,纽约市,夜晚气温只有5℃。纪录片主人公之一、85岁的上海犹太难民幸存者贝蒂·格列宾奇科夫带着八位家人赶到首映现场。贝蒂在上海生活了十年,并在上海结婚。作为家里唯一幸存的孩子,她有四个儿女、十二个孙辈、两个重孙辈。贝蒂一直重复着一句话:“因为我在上海活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大家庭。”放映过程中,贝蒂和家人数度哽咽、落泪。她说:“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虽然战时中国人也很困难,但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帮助犹太人。”
梅西勒先生已眉发花白,头戴一顶精致的小圆帽。纪录片播放后,他主动找到主创人员,从挎包里掏出一本照片簿,一一介绍其中的泛黄老照片和1945年他在上海进出“无国籍难民隔离区”的通行证、1947年的工作证等文件。精心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黑白老照片里,有梅西勒与亲朋在上海聚会时的欢笑,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闹市街景、街头小贩、商铺和彼时地标建筑,等等。他说,“那时在上海的生活很艰辛,但感觉很温暖,上海人从来没有歧视和反犹。”
当晚,还有另外四位上海犹太难民幸存老人带着家人、朋友从全美各地赶来观看《犹太人在上海》首映。虽然年事已高,有的听力不好,有的说话不清楚,但他们还是吃力地表达了对上海的感激;还有人特意嘱咐主创人员,以后若再有这样的拍摄机会一定要联系他。
总导演、SMG“1/7”栏目制片人燕晓英说,“首映90分钟,我身边的观众几度抹眼泪。我们相信,不论种族和语言如何,这部纪录片经得起历史和观众的检验。”
首映现场,有纽约的犹太居民、社会名流、高校的学生和教授,也有专程从其他地方赶来的观众,甚至还有七八岁的小学生。纪录片时长90分钟,中途却鲜有人退场,放映结束已是晚上九点半,人们继续围着主创人员交流、道谢。
希望把纪录片带回社区播放
今年85岁的艾芙琳·派克·鲁宾,是上海犹太难民幸存者,也是《犹太人在上海》六位讲述者中的一位,现住纽约长岛,由于健康原因没能观看首映。上周,她发邮件给总撰稿、SMG国际新闻部副主任王勇,希望要一份纪录片光盘,放映给家人和朋友看看,让他们了解那段历史。
王勇说,两场播映后都有观众前来索要纪录片光盘,希望带回社区和学校播放。还有人说,自己的朋友没来,希望带一份给他们看。燕晓英说:“有一位观众对我们说,那段历史很重要,要让更多犹太人知道,我们一部分根基在上海。”
纪录片在纽约和华盛顿播映后,美国国会华裔众议员孟昭文也发来贺电,称赞“这部诚意之作为审视人类历史上这段黑暗的篇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美国犹太人大会亚太所主席斯通则表示,希望《犹太人在上海》能够在全美展映,他们很愿意共同举办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美国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
当地时间11月20日晚,《犹太人在上海》全美50所高校巡回展映在位于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启航,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策展的“犹太难民与上海”图片展北美巡展也于11月16日在纽约同步开启。
据悉,《犹太人在上海》筹备近一年,拍摄八个月,录制了5000分钟视频素材。制作团队辗转德国、以色列、美国和奥地利,艰难寻访了40位上海犹太难民幸存者,最后选取其中六位的讲述成片。
由于上海犹太难民幸存者多已步入耄耋之年,《犹太人在上海》被看成是那段历史的抢救性记录。目前,这部纪录片的所有视频影像素材已赠送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做永久保留。
文汇报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