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好好说,地方戏曲要在当今日益丰富多元的文化选择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坚守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可以学习借鉴京昆艺术,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该保留自己鲜明的个性,比如秦腔以浓烈粗犷的西北风格震撼观众,而沪剧则以吴侬软语的海派风格润物无声,不同的气质才能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图为 谷好好近照。
藏身繁华街区,绍兴路以幽静气质闻名。而走进绍兴路9号的上海昆剧团,别有一番热闹景象。几间练功房常年不休,武生筋斗翻得虎虎生风,闺门旦唱得旖旎醉人,那正是“昆曲学馆”中70多岁的“昆大班”老艺术家在为20岁出头的“昆五班”学员传戏教戏。
几代戏曲人忙碌身影的背后,是“十二五”期间逐渐回暖的戏曲生态环境。“一系列戏曲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演出市场逐步进入良性健康状态,再加上越来越年轻的观众群体,传统戏曲真是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光!”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感慨。
谷好好说,戏曲人要珍惜这样的“大好时光”,在传承中坚守剧种的艺术特色,积极适应现代审美,争取在公共空间有更多“露脸”的机会,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地方剧种资源丰富,300多种地方戏中不少被列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你看来,应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地方戏曲?
谷好好:地方戏曲要在当今日益丰富多元的文化选择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坚守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可以学习借鉴京昆艺术,但不能完全照搬,须保留鲜明的个性,比如秦腔以浓烈粗犷的西北风格震撼观众,而沪剧则以吴侬软语的海派风格润物无声,不同的气质才能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艺术样式要避免雷同,主创团队也要充分尊重本剧种艺术特色。由于专业的戏曲导演资源稀缺,各院团每有新作,都把目光锁定在几个大牌导演身上,让他们成了价高抢手的“角儿”。身兼不同剧种多台作品导演的职责,又缺少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剧种的艺术特征和历史进行充分了解,导演的思维、手法难免雷同,这会导致作品的最终呈现都很相像。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编剧、形象设计、唱腔设计上。各院团应当将培养自己固定的主创班底,作为与专业演员同等重要的项目,并将其纳入未来五年的规划之中,一方面避免作品同质化的倾向,同样也增强了自己剧种的话语权。在具体作品的创作模式上,不妨让驻团导演与外请导演合作执导,在吸收当代舞台创作手法之余,也能尊重本剧种的艺术规律。
记者:“加强文化人才培养”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除了培养熟悉本剧种主创团队,演员培养也是剧团发展的命脉。你觉得应当如何将其落实到体制机制创新上,盘活传统戏曲的家底?
谷好好:文化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和特质分类制订计划,让他们各有所用。上海昆剧团有着“五班三代”的完整人才梯队。我们提出了“三好”政策,即把老艺术家“照顾好”,让他们在登台展示演出之余,亲身教学,为年轻人传艺传德;把骨干演员“打造好”,为他们量身打造剧目,在全国取得影响力;把青年演员“培养好”,通过三年“学馆制”教学,传承好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
当代戏曲人,尤其是三四十岁的舞台中坚力量,自身也要有成为德艺双馨艺术大家的自觉追求。沪上不少骨干演员,已拥有相当的艺术实力和剧团为他们打造的代表剧目,接下来的几年里,应赢得更多关注,取得更大影响力。梅兰芳、周信芳等艺术大家早在20多岁就火遍全国,一方面得益于当时人们对戏曲的追捧,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艺术不断探索,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戏曲生态回暖的“大好时光”,“中坚力量”应该大有作为。
记者:传统戏曲如何以更亲近、更时尚的形式,在当下刷出“存在感”?
谷好好:传统文化要刷出“存在感”,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适应当下的审美,利用现代技术,争取更多进入公共空间的机会。近几年,贺友直“老上海漫画”、“京昆折子戏戏曲人物画系列”等为主题的文化列车先后开进地铁,借助公共交通,吸引都市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霸王别姬》《景阳钟》等3D戏曲电影,既保存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也迎合了当下观众的欣赏方式。
对于舞台艺术而言,演出仍是积累人气的主要方式。“一剧多版”已成为各个戏曲院团的常见演出方式,比如《牡丹亭》就有大师版、驻场版、典藏版等多个版本。“大师版”邀请全国老艺术家在大型剧院上演;“高端版”更为精致,以驻场形式在豫园长期演出;“典藏版”让三代演员在全国乃至海外观众面前集中亮相;平日里,青年演员则带着《游园》《惊梦》几出折子戏在高校为大学生进行免费宣讲。“一剧多版”的模式既拓宽经典作品的影响力和延展性;也满足观众的多元需求,保证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今后,这样的演出形式还是要不断坚持下去。(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