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尚长荣近照。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对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戏曲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必须激发出创作灵感和艺术活力,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演艺谋生,而是要把最好听、最好看、最有文化内涵、最贴近民心的剧目呈现出来。”
戏曲正迎来又一个春天。对此,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最有体会。仅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从去年11月到今年7月,他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课不下16次,是他至今为止讲课最多的一个阶段。学员既有艺术院团的演员,也有文化干部;既有热心观众,也有过去对戏曲知之甚少的年轻白领。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75岁的尚长荣壮怀激烈:“戏曲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必须激发出创作灵感和艺术活力,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演艺谋生,而是要把最好听、最好看、最有文化内涵、最贴近民心的剧目呈现出来。”
记者:作为世界范围内独特的艺术门类,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延续着文化传统的深厚血脉,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从中央到上海,一系列扶持与推动戏曲发展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你作为一名几十年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的老艺术家,怎么看待戏曲传承所面临的紧要任务?尚长荣:戏曲传承首先离不开对传统经典剧目的挖掘整理。很多传统剧目都有相当深刻的内涵,要精排、精演、展新意。但这个新意不是加电子琴声光电,而是开掘作品对当代人的意义,在舞台呈现上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就像去年我主演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就是圆了我一个长久追寻的梦想: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古典并非不时尚,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讲述最古老的故事,展现最传统的艺术,呈现中国传统戏曲最精美的表现手段。
记者:除了挖掘整理传统经典剧目之外,戏曲发展同样需要通过新创作品来呼应当代观众的精神需求。你本人在这方面就做了不少工作,比如你的三部曲。特别是《曹操与杨修》,具有深厚的人文色彩,体现了京剧的文学性,影响了整个戏曲界的文学审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戏曲舞台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能不能谈谈体会?
尚长荣: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动用各种手段来表达真善美,塑造民族魂。我们的创作理念得跟上,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创新,这是必然趋势,艺术也一样,传统并非不创新。但创新不是猎奇,不是搞怪,不是以洋为尊以洋为美,而是既把握传统精髓,又深入体味观众的审美变化和时代步伐,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求索,目的是给人提供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继而引发思考,获得启迪。我们的前辈就一直在精心创新实践:梅兰芳曾从豫剧移植了《穆桂英挂帅》;马连良将秦腔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京剧之后,没有完全按照京剧传统戏《搜孤救孤》和《八义图》去演。
说到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这也是我将传统和创新进行对接的尝试。比如在《曹操与杨修》里,我试图在表演中摆脱以往的概念化、单一化、脸谱化和公式化,通过架子花脸的表演程式,展现出曹操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人物心理,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当时也有质疑的声音,说不知道这是要把京剧带向何方。但我自己知道,我们没有把京剧改成歌剧,也没有改成歌舞伎,它还是正宗的西皮二黄。
记者:戏以人传。戏曲艺术的生生不息,靠一代代演员来完成接力。今年,上海京剧院排演青春版《曹操与杨修》,你亲自担任指导,把青年演员们推向台前。对当下的年轻演员有什么建议吗?
尚长荣:排演青春版《曹操与杨修》,我和普通的老师带学生不同,不止教技巧,更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用技巧来塑造人物。其实很多年轻演员不缺功夫,缺的是对人物的理解。戏曲和话剧、电影一样,都要塑造人物。凡是成功的大家,都是个中高手。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有时候说演员“死脸子”,脸上没戏,实际上是因为他心里没有。心里没有,脸上就没有。另外,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缺少霸气。很多前辈名家不到20岁就成大角儿了,但我们一些演员到了40岁了,还一天到晚“在老师培养之下”,太没出息了。要逼一逼他们的社会担当和事业责任感。
记者:青年演员的成才,除了他们自己的上进心之外,在制度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尚长荣:现在戏曲界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唯学历论的倾向。你看过赵丹主演的电影《聂耳》吗?聂耳不也没有高学历吗?现在戏曲界有多少国家一级演员,都博士后了,到了台上,不行啊!你从事的是表演艺术,还是要到舞台上摸爬滚打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戏曲界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