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安寺区”到“静安区”
据《静安区志》静安古寺篇章记载,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静安寺从吴淞江畔迁入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早于上海建城。
众所周知,静安区以寺得名,但“静安区”区名究竟何时启动,期间是否出现过“静安寺区”和“静安区”混用甚至混淆的情况。这个问题不仅曾在民间引起广泛议论,甚至还一度令治史者困扰。
后来,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本市进一步修编地方志,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答案。
时任静安区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的章天麟,上世纪末在权威期刊《上海修志向导》(后更名为《上海地方志》)上刊文介绍,在那次修志过程中,人们对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出现过静安寺区这一称谓,一时搞不清楚。有人说,上海解放前区名为静安寺区,他们还引证道:当时的警察局就称静安寺分局;还有人说,上海解放后,也有静安寺区之称,根据是档案中有记载。针对上述疑问,研究人员查阅了历史档案和有关资料,并请教顾问和老领导,终于弄清了“静安寺区”和“静安区”的来龙去脉。
据考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租界当局在今愚园路172号设立了静安寺巡捕房,这是以静安寺寺名为地区命名的最早记录。此后,1943年8月,汪伪政府在“收回租界”后,将静安寺巡捕房更名为静安寺警察分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按原警区建立了32个区公所,最初以“第一”、“第二”等序号命名,后不久又加入了地区名称。当时的“第十”警区,即为“静安寺”警区。不过,在向外公布这些名称时,“寺”字被省略了,成为“静安区公所”。这也是“静安区”三字称呼首次出现的记录。相关信息记录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市年鉴》。
研究人员还发现,从1947年开始,“上海市静安区区公所钤记”的印鉴开始出现于相关史料中。
不过,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接管区公所时,又将“静安区”改名为“静安寺区”,并开始使用“上海市静安寺区接管委员会”的图章。据考证,这是历史上唯一出现过“静安寺区”的时期,但为时不长。
1950年6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各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接管委员会。在公布决定时,再次略去了静安寺的“寺”字,恢复了“静安区”的称呼。自此,“静安寺区”成为历史上短暂的一瞬。
而关于静安寺路,据《静安区志》和上海《名镇名街》等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租界越界修筑自泥城浜(今西藏中路)至静安寺的跑马道,因其终点接近“静安八景”之一的涌泉,遂取名为“BubblingWell Road”,即涌泉路。华人多因此路直达静安寺,称之为静安寺路。抗日战争结束后,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不过这个路名一直被人们延用于口语中,甚至一些报刊也时常使用。直至1952年,“静安寺路”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