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内,一眼就能看到挂在墙上的婚纱照,那是朱景林和范仲英1947年拍摄的,照相馆的亲戚帮忙上了色。他们俩虽然是在1944年经人介绍认识的,但或许早在小时候,就已经碰过面了。 (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我娘家就住在隔壁131弄里。这条弄堂老早清清爽爽,是教会的房子,隔壁是天主教堂世春堂。车子是不好开进来的,只有倒马桶的车子好进来。弄堂口有只教会学堂,里厢有大先生和小先生,是一对姐妹,都是老姑娘。平时两个人穿着布旗袍,拿着布包,就是电视里那种学堂老师的样子。我和他不算青梅竹马,小辰光不认识的,不过弄堂里走来走去可能碰到过。他的大阿姐是我小学老师,所以就把我介绍给他们家。一开始介绍的是他三哥,后来了解到他三哥有肺病,而且蛮严重的,我父母就不同意。弄堂里当时就传出了风声:范家不同意女儿跟朱家儿子谈。他妈妈听到了之后,就说,我儿子多着呢,老三不谈,老四谈。就这样,我跟他谈起了朋友。那时谈朋友不像现在方便、直接,阿拉是通过他小阿妹传纸条的。有啥事体,他写张纸条过来,我看了,回几句,让他小阿妹带回去。” (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朱景林当时有体面的工作,他在中兴煤矿公司上班,办公地点在高大上的国际饭店楼上。范仲英不太好意思说当时自己看中了他什么,倒是朱景林大大方方地表达:“她人老实,能干,会过日子,而且人也不难看。我老早就知道她会做针线生活,小姑娘会做么,手巧,会过日子呀。”然后他带点狡黠地一笑,“我门槛精哇?” (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谈朋友谈了一段辰光后,他被公司派到南京工作。他派小阿妹送纸条来,说要坐晚上9点的火车走,约我在新开河外滩那里碰头,说会一直等我。那段辰光正好东洋人打过来了,那天有防空警报,阿拉到金陵东路逃难去了。这种关键时刻,我就想不要碰头了。我大阿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这个人脾气好,可能会真的一直等着你,你去看看吧’。听了她的话,我就赶去了新开河外滩那边,他真的等了我两个多小时。阿拉就一直走,走到外滩公园去白相。等到了火车快开的辰光,阿拉才分手。他去南京的这一年,阿拉都没碰头,不过感情一直都在,等他从南京回来之后阿拉就结婚了。” (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