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圆通上海转运中心,一线操作员正在进行交件工作,将快件发往全国各地。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大数据指挥屏实时监控严防“爆仓”
接单、拣货、打包、扫描、分拣、装运……11日,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的申通易物流公司的仓储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仓库内的一条自动化分拣流水线,根据电脑后台系统的“大数据”,通过自动扫描快递包装盒的二维码,就能将包裹根据目的地的不同,而自动滑落至对应的货物框内。这条流水线,最快每小时可以分拣1.5万单。
“现在我们都是24小时工作,工人轮班,每班150人次,是平时的4-5倍。”申通易物流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了备战此次“双11”,公司从一个多月前就招聘了大量临时工,并事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培训。
在位于青浦区的圆通速递,整个公司也都进入了“双11”模式。新建成的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国范围内的72个转运中心的视频监控画面都一目了然,而每一辆快递车辆的状态,也都通过GPS系统随时掌握。监控中心一旦发现哪个转运中心发生货物积压,将立即进行运力调配,确保不爆仓。
据圆通速递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备战今年“双11”,全网增加储备人员7000余人、新增备用车辆近千辆,开辟新路线200余条,并通过引入阿里巴巴“大数据”分析预警制定预案。据预测,“双11”之后的10天内,圆通将处理2亿件包裹,其中峰值出现在12日,预计当天派件量超过3600万件,超过平时的3倍。
截至11日17时,中通快递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还没出现“爆仓”点。按以往经验,“双11”首日,快递业务量尚未达到峰值,发货峰值或将出现在后三天。
短板仍在:智能化水平低、人员流动大
“‘双11’当天,将有1700万件快递包裹流入上海。”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曾军山说。
为确保这些包裹快速、安全送到买家手中,上海成立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服务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暨应急指挥中心,并在青浦邮政管理局设立上海市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前线指挥所,重点负责督导上海8家重点快递企业(EMS、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百世汇通、国通、顺丰)的旺季服务保障监管和每日信息报送工作。各派出机构邮政管理部门也均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据预计,此次“双11”快递业务高峰将持续到11月16日左右。
高速增长的“双11”快递量,难以掩盖中国快递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广州一位潘女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去年“双11”秒杀的一件衣服,到“双12”前才收到包装严重破损的包裹。
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与国际快递业相比,被称为经济“黑马”的中国快递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力不足、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比如在物流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运输、搬运等技术装备,在中国物流企业的普及率较低。
此外,快递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快递职业资格证”持有率不高。每逢“双11”及节假日促销季前,各大快递公司就要“招兵买马”,应对包裹的“大流量”。
运力不足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4年中国的快递件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中国航空企业现役的全货机总数量不足100架,而美国仅联邦快递一家快递企业的自有货机就超过600架。”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
据菜鸟网络统计,此次“双11”,包括中国邮政、“四通一达”、顺丰、全峰快递等国内外3000多家物流仓储公司,以及超过170万的物流配送人员、200架飞机、23万辆快递车辆,投入到此次物流配送“战役”,但和国际快递巨头的差距仍然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