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挥毫劲书巨幅榜书“涛声”。
“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标标准准的‘老学生’。”艺术家韩天衡常这样称呼自己。昨天,“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在位于嘉定区的韩天衡美术馆开幕,这位“老学生”交出了70件书法、70件绘画和70件篆刻的“作业”,向曾教授、指导过他的众多恩师汇报。
4岁习字、5岁刻印、35岁学画,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韩天衡已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艺术名家,但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创作、学习。韩天衡美术馆馆长朱晓东透露,这个展事,原署名“从艺七十周年展”,但韩天衡认为书画艺术很难界定从事的起始时间,不像舞台艺术可以从登台算起,改为“学艺”方名归其实。
“艺无涯、学无涯。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距这九十甚远,即使日后有幸抵达百里,前头的目标又将是行千里者半九百。为人一世,‘学’字是不能去身的。”韩天衡说,在如今的商品大潮里,艺术上的成功客观上会带来名利,但要看淡它,这只是艺术的副产品,是艺术之外无足轻重的附庸。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追逐到了名利,毁了艺术,也毁了艺术作者。
韩天衡告诉记者,他最近十多年生了几场大病,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又被拉了回来。过去讲课,讲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得到边上去休息。去年11月做了心脏手术,精神又回来了,因而更加珍惜创作的时光。为了这次展览,他特地创作了水墨《松云皓月图》、重彩《杨万里诗意图》和巨幅榜书《涛声》《不逾矩不》《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等。“这个展览,权当是我学艺途中的一个小结,审检既往,期待得到同道和社会的指教、攻错。”韩天衡说,批评是良药,批评里有良方,虔诚探索艺术的人,永远是走在一条漫长、孤独、迷茫而充满诱惑力的路上。
昨天,与“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同期揭幕的还有“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十届书画印展”。韩天衡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收徒教学,如今他的入室弟子已有240多人,遍及海内外。说起自己坚持义务收徒的原因,韩天衡感慨道:“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对我非常厚爱的师辈。早年家贫,父亲产业被日本鬼子炸了,老师非但义务教我,还送我毛笔、刻刀、纸张、砚台等。我实在没有办法回报这些恩师,所以只能用义务教学生来回报他们。这些学生有了成绩,我非常欣慰,感到对得起我的老师了。”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