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朗读会不强调舞台布景、灯光设计和导演意图,更能检验剧本的文学性。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新剧本朗读会,日前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续举行了两场话剧专场。接下来,还将有一场戏曲专场在10月25日举行。11个剧本涉及话剧、京剧、昆曲、越剧等多个剧种,目的是向文艺院团推介入选基金会青年编剧扶持项目的作品。
朗读,一向被视为体会语言之美感的重要途径。而当剧本被朗读出来,与听者的耳朵短兵相接,不仅印在纸上的文字因此有了声音的温暖气息,更重要的是,那些人物也因此化身为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
戏剧界的专家学者认为,剧场性和文学性,是一部优秀戏剧剧本必须具备的两方面,而建立朗读推介制,能够让听者同时对这两者产生深切感受,是戏剧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成为戏剧创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听剧本提供更加直观的戏剧感受
关于剧本朗读,戏剧界有一段佳话:以前老舍每写一部戏,都要亲自为北京人艺的演员朗读。一个剧本读下来要好几个小时,他却一气呵成,把各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方式、生活习惯等都演绎一遍,连人艺最好的演员都大为佩服。老艺术家朱旭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听老舍读剧本如畅饮甘露。
“所有剧本都是为了上演。而朗读正是一种对剧本质量和演出效果的试验性的预排活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在他看来,当朗读者以角色的情感和口吻来朗读剧本时,听者能够获得比单纯地看剧本更直观的戏剧感受。换句话说,有戏没戏,一听便知。
以第二场朗读会上的一部“失孤”题材作品为例。一对平常夫妻,熬过了半生的苦难,猝不及防地,24岁的女儿离世。妻子深陷在中年丧女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渐渐变得神志不清甚至出现幻觉。日复一日,夫妇俩在互相撕扯中共同承受着命运的折磨。作为当天的点评嘉宾,荣广润在朗读结束之后提出意见:感觉戏都在妻子这里,而丈夫更多是在应对妻子的失常;听者感觉不到丈夫自己的情感波澜,戏剧性也就打了折扣。
而在听了另一部动迁题材的作品之后,同样担任点评嘉宾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也发现了戏剧性不足的问题:结尾处把太多笔墨放在了介绍动迁政策上,像是动迁宣传剧,少了戏剧的留白。
朗读有望助推文学回归戏剧创作
没有舞台布景,没有灯光设计,不表现导演意图,也不开展舞台表演——记者在一场新剧本朗读会上看到的,就是朗读者或坐或站,手捧剧本进行朗读,有时候在舞台上,有时候甚至就坐在观众席过道的台阶上。很显然,和完整的舞台呈现相比,剧本朗读更加尊重戏剧的文本原作,观众欣赏到的是戏剧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剧本没有把故事讲好,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好的故事,观众——准确说是听众,就会不知所云。因此,荣广润和孙惠柱不约而同向记者表示,朗读更加检验一个剧本的文学性。
丰厚扎实的人文内涵、准确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这是荣广润给出的戏剧文学性的定义。在谈到文学性对戏剧的重要性时他说:“戏剧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性是它的天然属性。真正能够传世,给人以精神陶冶的,一定是那些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同样的,那些文学性强的剧本,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俄罗斯戏剧的崛起也许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俄罗斯的戏剧历史并不悠久,18世纪才出现戏剧剧本;然而,到了19世纪,由于受到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滋养,俄罗斯一举进入了世界戏剧大国行列。
当下的国内戏剧界,戏剧的文学性正日渐缺失,有一种声音甚至认为戏剧应该抛弃文学。孙惠柱曾经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于这一现象的担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根据他的观察,直到今天,西方主流戏剧仍然有八九成都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并不像国内不少人以为的那样,已经进入了实验戏剧和先锋戏剧的时代。在他看来,是国内戏剧界对于西方非主流理论和观念的过度推崇,导致了当下戏剧创作对于文学性的排斥,出现了大量一味依靠肢体和多媒体的戏剧作品。更严重的是,受这一认识的影响,戏剧界正在出现编剧流失的趋势,具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剧本越来越少。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少专家学者对新剧本朗读会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