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秋天的晚风中,小小的蟋蟀振翅鸣唱着。沪上各大花鸟市场里,早已是人头攒动。蟋蟀贩子们吆喝着,从10元一只,到5位数身价的蟋蟀,一应俱全。“白露三朝出将军”,前来“招兵买马”的上海老爷叔们,拿着放大镜、手电筒,只求觅得一只心仪的“大将军”。
全家出动一个月挣6万元
时钟已经拨过了午夜零点,蟋蟀的叫声还在玉米地回响。老李掐灭了手中的烟,“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打开头顶上的扩灯,抄起小网、竹筒等工具,老李循着叫声慢慢挪步到了玉米地的一角。他麻溜地移开盖在土上的石块,找准蟋蟀洞口,拔去洞边的杂草,接着用细棍小心翼翼地翻挖,一只大蟋蟀就猛地蹦了出来。老李眼疾手快,只一下,那蟋蟀便落入了他的网罩中。将网住的蟋蟀慢慢引入竹筒里,再堵上口,蟋蟀就此成为了“俘虏”。
老李是山东宁阳的村民,几个小时前,天还没暗,他就和村民们从村里出发,坐着三轮大摩托来到这片玉米地,为的就是抓上几只蟋蟀,拿到市场上去卖。“大的蟋蟀不会一直叫,很多时候是1个小时才叫几回,而且基本都在后半夜。我捉蟋蟀也有十几年了,听得久了,能分辨出来。然后就循着声音慢慢缩小范围。”
不过,在将近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穿行,胳膊、腿等裸露的地方很容易被玉米叶割伤,老李说,一些捉蟋蟀的“新人”都吃过苦头。虽然并不轻松,而且往往要昼伏夜出,但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却趋之若鹜。老李说,“我们差不多也算全家出动了吧,男的晚上出来捉,女的白天出来卖,这一个多月抓的蟋蟀加起来能卖6万块。”老李感概说,一年一回抓蟋蟀都能给家里带来不少额外的收入。“不过,蟋蟀并不以量取胜,捉一只王牌的价值,可能抵得上成百上千只普通的。”
“将军稀缺”蟋蟀价格4年翻倍
老李捉到的蟋蟀,悉数卖给了北上收虫的上海买家。长途跋涉后,蟋蟀最终来到了上海市场,即将迎来它的第二位买主。
昨天,记者来到了西藏路上的万商花鸟市场,人还未走入,蛐蛐声便已经传来。不少铺位门口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蟋蟀罐,而一边的空地上,也坐满了摆摊的小贩,爱好者拿起放大镜,用芡草轻轻撩拨着罐里的蟋蟀。
“今年山东最贵的一只蟋蟀卖到了11万元。”经营了十几年蟋蟀生意的老板范春苗告诉记者。“不过现在好的蟋蟀越来越少,而蟋蟀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就最近的3-4年时间里,蟋蟀价格大概翻了一倍。”在他的小铺里,记者看到了十几只装着蟋蟀的精致盒子,其中最贵的一只标价为1万元。
据介绍,虽然蟋蟀价格高企,但是由于好的蟋蟀在市场上十分难觅,所以“一虫难求”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身价上万的蟋蟀仍有一定的市场购买力。范春苗从山东淘回来的130多只蟋蟀,现在已经卖出了100多只。不过,范春苗也表示,今年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就去年,我卖蟋蟀就卖了15万,其中大概有一半的利润。今年去山东收货,一方面蟋蟀没有往年大,而且今年整个经济形势也不太好,贵的蟋蟀一般都是大老板来买,现在股市又不好,所以就少投了一半的成本。”
而事实上,随着上游捉蟋蟀的农民越来越“懂行”,蟋蟀的初始价格大幅提升,而终端价格往往还会受到买家的打压,对于经销商而言,利润在逐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