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幸一睹《清明上河图》真容。 图/CFP
■本报记者 黄启哲
眼下,被誉为“中国第一画”的《清明上河图》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这是该画作近十年来首次展露全卷真容。
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系列展览之一,“石渠宝笈”特展以乾隆命名的清宫内藏书画名录为展名,集中展出包括《清明上河图》《游春图》《五牛图》《伯远帖》在内的近300件国宝级文物。不少网友惊呼:“故宫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两天展厅外观众早早排起长队,需要等上几个小时才能观看展览。
大众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热情,显示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普及日益强烈的需求。然而对于不少观众而言,观展更像是在国宝前“到此一游”——看什么、怎么看,与其说是对观众欣赏水平的检验,不如说是对策展者如何面向不同观众制定导赏方案的考验。有学者表示,真正有效的导赏机制,需要让文物带动传统文化“活起来”,在静态展示之外,建立围绕文物为中心,涉及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的多维度艺术普及体系。
建立“怎么看”导赏机制提升“在场感”
观众排长队一睹《清明上河图》真迹的热闹景象,在近些年的博物馆美术馆并不鲜见。“门庭冷落已不再是博物馆、美术馆的常态。”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划与美术工作部设计室主任赵镭介绍,去年仅国家博物馆年参观总人数就达到763万人次,和不少热闹的景区相当。公共文化空间愈发有人气,体现着公众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
然而,视界的过度聚焦,盯着符号化的作品走马观花,让参观博物馆更像是一次“猎奇”。比如,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去台北故宫看“白菜”“红烧肉”,都可谓热门“旅游线路”,组团排队参观的不在少数。有学者表示,逐年刷新的观展人数一时难与观展质量的提升画上等号。
建立“怎么看”的导赏机制,让观众在满足近距离接近真迹的好奇心之后,提升“在场感”的感受,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功能。“家喻户晓的国宝作品,是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的契机。”赵镭说,“看到后母戊鼎也会看看周遭的青铜器,看到《清明上河图》联想到宋代市井风俗。公共文化空间应该成为观众拓展历史视野的地方。”学者表示,如何营造氛围,将观众带入历史语境,去感受一个时代留下的气息与情致,是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理应凸显的功能。
《清明上河图》的“拥趸”、台湾学者蒋勋曾回忆说,即便对画作熟稔不过,可当他近距离观察,张择端笔下巨细靡遗的细节仍能让人大吃一惊。一个手指大小的区域,记录着骑马出城的一队人马,仔细分辨,甚至能够看到妇人脸上的表情。彼时的她正在顾盼什么,他们出城要去做什么。蒋勋说:“你会发现看画的每个人都走得很慢,随着画卷的铺陈,甚至走得越来越慢。”
建立文学和绘画结合的立体推送体系
不仅要让“游客”在展柜前慢下来,变成可以静下心来的“观众”,博物馆还应该突破静态展示,主动接近活泼的年轻观众。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网生代观众怎么办?许多博物馆正在尝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展品从橱窗展台来到大众身边。故宫博物院年初推出一款《韩熙载夜宴图》App,将名画变成一幅动画,呈现在移动终端。此外,App还配有画中器物的详细介绍和专家讲解视频,呈现出一个多元而立体的导赏体系。而“朕知道了”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创产品,用胶带、扇子、套头衫等产品,为传统创造了植入当下生活机会。
“在用趣味性将观众导入传统文化之后,更专业的导赏机制需要及时跟进。”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谢小铨看来,以文物为线索,结合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串起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才能让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由此及彼,通过一件器物展品,引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文化传统、历史人文的追问和回望——博物馆导赏机制在完成“怎么看”的“知其然”之后,更应该关注“知其所以然”。有学者建议,博物馆可以建立文学和绘画结合的立体推送体系,如将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与《清明上河图》结合,向观众介绍。如果只看《清明上河图》上东水门外七里汴河上的虹桥,还不一定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但是一看在《东京梦华录》里“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宛如飞虹”的说明,立刻就知道此桥没有桥墩的特点。
“《清明上河图》在朋友圈刷屏,《游春图》《五牛图》《伯远帖》却被冷落在一边,不少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展览被命名为‘石渠宝笈’。这些不是观众的错。”有文化学者表示,面对观众的热情和需求,要让博物馆中的传统文化“活起来”,公共文化机构需要建立透过画面、文字看到历史文化更多维度的导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