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食品卓越中心内,研究员正在隔离罩内测试液体属性。
本报记者 陈龙摄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文汇报推出“AR扫一扫,新闻‘动’起来”功能:通过手机登录苹果应用商店或安卓网上商店下载文汇报最新客户端,并按照客户端提示扫描带有“□”标记的图片即可观看相关内容。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GABA(gamma-aminobutyric acid,伽马氨基丁酸)只是由四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陌生缩略语,但作为普通的脑内抑制性递质,由于具备对脑部放松抒压的效果,GABA眼下正频频出现在功能性饮料、膳食补充剂的配料表里。
近日,在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片区的一间实验室里,测量GABA这种化学物质的最新“尺子”宣告诞生,这意味着今后不再需要借助任何有毒化学溶剂,短短15分钟内就能精确地“锁定”GABA。
找到这把“尺子”,其实就是通常说的制定标准和方法,正是美国药典委员会(USP,简称“美药典”)在上海埋头开展的工作。今年8月,这家全球权威的药品、食品标准制定机构刚刚把自己食品安全的“大脑”——战略性研发中心“美药典全球食品卓越中心”落户上海自贸区,定位于全球食品标准领域的研发创新中枢。
“三级跳”实验室“生根发芽”
进驻上海自贸区不到两年时间,美药典中华区总部规划从一期延伸到二期,实验室建设从化学室,到微生物室,再到生物室,实现了“三级跳”,逐步“生根发芽”。目前,美药典在外高桥拥有近一万平方米的物业,其中研发大楼面积近9000平方米。
据美药典副总裁兼中华区总经理冯兵兵介绍,设在上海自贸区的美药典全球食品卓越中心,将发挥研发实验室的优势,除了支持建立食品成分与膳食补充剂公共质量标准之外,还会在中国、亚太地区以至全球范围内,加强食品质量与完整性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协作,通过分享技术专长,与工业界、监管机构等共同提升科研能力,确保食品质量和完整性。
在美药典,记者走入其中一间常年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发现两台体积庞大的检测设备正在待命。想要知道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就要靠这些“大家伙”出力了。在实验室外侧,一排架子上几只颜色艳丽的玻璃瓶格外醒目,里面装的都是姜黄、酒石黄、红花黄等色素样品。
“我们就是在尝试着找到不同的‘尺子’,确定这些色素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天然色素里是否有合成色素,或者食用合成色素是否有添加非食用色素等情况。”美药典全球食品卓越中心总监朱炜告诉记者,面对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美药典制定的标准包含食品成分的质量、规格、纯度、杂质及检测方法等,但并非食品的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威胁的形势下,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虽然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体系,但都与消费者的健康和信心息息相关。”
用科学态度制定标准“尺子”
去年5月开始,朱炜率领着自己的团队“窝”在实验室里研究GABA的技术标准,“我们搜集了大量市面上的样品,逐一完成各种试验研究、数据分析,期间还要听取来自业内生产商、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数月不间断的工作才制定出目前这份GABA标准的初稿。”
一旦找到“尺子”,大家都要拿着它去度量;标准发布了,就会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基因”,药品成分和比例是否精确,辅料是否达到要求,杂质有没有控制在最低标准以下,食品添加剂的浓度和纯度如何,质量能否通过独立第三方的实验室样本检测等,一系列保障药品和食品安全底线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生产源头。显而易见的是,“尺子”作为一种通用工具必须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
“制定标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实验室里研发出来的初稿需要经历一连串公示的评估。就拿美药典食品成分专家委员会来说,来自全球的二十多位权威科学家,每年至少要举行一次面对面的大会及若干次视频会议,针对需要增加和更新的标准展开充分讨论并进行投票表决。只有在专家会议上经过表决,获得半数以上同意票数,标准才能被确定并收入《食品化学法典》。
当然,建立并执行国际化食品质量标准,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包括标准制定者、原辅料提供商、食品生产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甚至法律事务机构等所有环节的共同努力。
2014年年底,美药典发布了一份针对食品成分掺假脆弱性评估的指导文件,帮助企业和监管机构鉴定食品造假中的特定成分,并发现供应链中的潜在威胁。另外,其用于监测全球食品掺假的公共数据库中收录了2000余份食品造假记录,有助于确保品牌和消费者不受食品掺假的危害。
战略性“大脑”布局显山露水
在冯兵兵看来,从起初十余名实验室人员,提供相对简单的基础数据分析,到转型为拥有55人研发团队,具备战略研发能力的中心,目前美药典在上海自贸区内的战略性“大脑”布局已经显山露水。
种类多、量少、来源广、重复性差、频次高,进口研发样品的以上诸多特性决定着对效率的高要求。虽然美药典货物进口量难以和贸易类公司相比,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今年做出建立“全球食品卓越中心”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支持下,其研发样品进口时间缩短一半,成本节约近四分之一。
作为自贸区服务外包保税监管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美药典获得了海关的“服务外包保税监管试点企业资格”认定,使用海关的保税研发系统,简化了进口样品通关审批流程和提交的单证要求,实现了企业运营数据的自动比对,海关对化学药剂药品的放行和文件的报批可以同步进行,使得进口样品从机场到实验室的时间缩短50%以上,大部分样品只需三至五天即可到达实验室。
此外,上海国检局最新发布的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的“24条意见”中,对进境生物医药材料实施分类管理的制度,对研发企业来说又是一大利好。
“自贸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大大提升了像美药典这样以研发为基础的企业的运营效率,使我们能在更好服务中国客户的同时,也为全球业务提供更强支持。”冯兵兵说,“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将持续在中国加大资源和人力投入,比如此次设立的全球食品卓越中心将不只做中国业务,还会涉及全球的食品标准业务,更好地维护食品质量和完整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