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撰文:王浩森
上月中旬,本市最大的旧区改造项目——闸北区安康苑旧改基地爆竹声声、鼓乐阵阵,首批居民开始搬迁。
安康苑地块位于苏河湾核心区域,东至河南北路,南至海宁路,西至浙江北路,北至天目东路,由6个街坊组成,占地13余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6599证7194户、单位356证。
探访安康苑的初衷,源自好友张良的动迁。张良家住安康苑,经常提起家里的里弄,并时不时邀请我和其他热爱摄影的朋友一起拍摄,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如今,安康苑的消失已近在眼前,我这个从未认真读懂过“里弄文化”的90后决定挤出时间,想在最终的“告别”来临前,好好地、仔细地看一看纯正上海弄堂、摸一摸身边最近的灰墙红瓦。
【里弄的“拆”】
还未动迁的老人,前方的门外就是另一个世界,居民们盼望走出这扇门,改变生活的机会终于来了。
大多数房屋已经是人去楼空,一些房屋除了“拆”字外,还被标注了具体日期。
尽管早已是人去楼空,大门敞开。可空气中的味道在无形中“拒绝”我们的拜访,透过没有玻璃的窗户,还能看见被留下的煤气灶。
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唯有漏水的水管告诉我们这里曾有人的生活。
【里弄的“人”】
午睡的男人,不知道他是不是等待动迁的居民。
随着人去楼空,大门敞开,一些拾荒者来到了弄堂里,小女孩的奶奶挨家挨户寻找可以卖钱的东西,她则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
上门的“工人”把楼板等值钱的东西拆下运走,而一旁的居民们正在观察。
除了卖钱的“破铜烂铁”,不少居民还把“老古董”留下了,这些“老古董”成了拾荒者出售的商品。
【里弄的“景”】
说到上海里弄建筑,自然是层次不齐,在山西北路靠近天目东路路口处,有几处很明显的石库门建筑。这里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据里面的居民说,这些石库门建筑保存价值高,动迁以后并不会拆除,而是交给国家修缮、保存,以后还能回来看看。
作为上海今年重要的民生工程,看得出动迁工作组在宣传上下了功夫。当我身临其境,头顶无处不在的横幅标语和的一目了然的“奖励机制”公告板,无时不刻地告诉居民们“越早动迁,就能越早、越好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安康苑很大,动迁项目是上海今年最大的;安康苑也很小,我走街串巷三进三出也就花了两个小时。
可就是我这两个小时走的路,很多居民走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半辈子,我记得一位老阿姨回忆起自家房子的“岁数”有百年了,因为她的父亲从小就住在这里。房子有无百年我不清楚,但是看着他们能走出弄堂,走向新的生活,我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再见,安康苑,希望安康苑的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