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在很多人的心中,机器人就像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一样,具有人形且智能,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现今,机器人正一步步“走”进生产车间、“走”进办公室中、“走”进生活中,成了公司、车间的“英雄”。而当它们逐步取代传统人力时,那些原本在岗位上的职工去了哪儿?
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的上海晨兴希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就有那么一批机器人员工,它们取代了原有的流水线工人,做起了简单的工作。这家从事手机、液晶模块等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车间内布置了一条“手机通讯主板自动测试线”的流水线,含有4台1代自动化机器设备、1台2代机器设备和1台3代机器设备,每一台机器设备相当于一条普通流水线上20-30名员工一天的工作量。
将机器人流水线投入生产,公司最初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公司对外招工难的问题。“找不到人,只能自己创造、生产‘员工’了。”车间人工成本也是另一主要原因。据了解,该公司一年的人力成本超过150万元,而研发的机器人流水线对外售价不到200万元。按照计划,公司将在今年年内,将二楼检测车间全面推行“无人化”生产流水线。公司表示,机器人工厂并不代表是“无人化工厂”,而是“少人化工厂”,更加要求了工人们的技术能力和应对高新科技的学习能力。在车间负责维护的小丁表示:“有机器人在一旁工作,虽然自己工作压力变大了,但同时我也可以进一步去学习这些高科技,操控它们,不被它们超越。”
这边机器人在工厂做起了流水线工人,那边机器人在银行也当起了大堂经理。其实,机器人已经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当科技日渐成熟,高度自动化取代重复性劳动的时代似乎是大势所趋,但正如小丁所言,传统型职工只要能走在高科技的前头,就能不被时代所淘汰,走在机器人的前头。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