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妯娌》石鲁1943年
图《进出宣传》邹雅1940年 (选自《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系列丛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抗日战争》
王树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萧乾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陈平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
中岛幼八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艰苦岁月的难忘记忆——来华犹太难民回忆录》
潘光 主编
时事出版社
《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
本报记者 许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抗战取得全面胜利。70年过去了,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也为了纪念浴血奋战的先辈,作家、学者以多元视角回顾抗日战争。明天开幕的上海书展上,一批抗战题材图书即将亮相。这些主题出版物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史料与学术价值重大的学术专著,也有纪实类战争叙事文艺作品,立体呈现了战争细节与人性力量。
无论是何种视角,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今天从何而来。有评论家认为,优秀的出版物绝不止于单一的纪念功能,哪怕再过几十年,后人读来仍可受益。我们重温那段全民同仇敌忾的烽火岁月,同时警钟高悬,不忘战争的兽性与暴行给人类文明造成的巨大创伤。非虚构纪实作品《抗日战争》作家王树增说,他关心战争中“人”的心灵与命运,“因为描写人的命运最能与读者的审美心理契合,年轻人从书中观照到自己的命运,便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启迪。我用这种方式与中国当代青年谈谈心。”
著书,读书,与不能忘却的历史谈谈心。
——编者
史料再研究 为正本清源,也为趋近真相 首次以大型丛书形式展现淞沪抗战全貌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利用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当年“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形式出版。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出版界首次以大型丛书形式完整展示淞沪抗战全貌,史料研究及学术价值重大。
作为“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系列丛书”之一,12辑32种丛书既包含《上海抗日血战史》《十九路军血战全史》《远东第一次空中大战记》等记录评论战役的著作,也有参战部队的文件、士兵撰写的亲历记录,如《淞沪抗日战役第五军战斗要报》等。比如《庙行镇战记》一文,记载了1932年2月20日至3月1日的11天里,259旅孙元良部顽强对抗日本侵略者,击退日军的过程。第4辑《十九路军61师121旅淞沪抗日战记》中不仅收录了十九路军将领照片和题字、部分战事及战利品照片,还有从1月29日至3月1日的行军日记、电文收录等珍贵史料,以亲历者视角详实记述了战争过程。第9辑《一·二八两路创痕》收录照片132张,其中包含大量统计资料,如统计《两路员工殉难表》《两路财产营业损失表》等,为淞沪抗战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从书收录了大量当时的报告文学、新闻报道,尤其是著名作家采写的纪实作品,见人见事,生动还原了淞沪抗战中爱国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壮烈场景。郭沫若编著《上海抗战记》、范长江主编的《淞沪火线上》、张蓬舟所撰《沪战实录》等,都被丛书收录,记录了中国军民的牺牲与抗争,用笔墨激励着士气。
■点评:以往对于淞沪抗战的资料整理多基于零碎文献,界内研究虽也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但对这段历史全局的阐述依然有许多空白点,此套丛书的集结出版,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还原历史现场,全景式一手史料浮出水面,亲历者的诸多记录中细节丰富鲜活。
在东京审判研究中发出“中国声音”
在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中,中国蒙受了最大灾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暴行在东京审判中受到了追究。从东京审判起诉书的55项诉因中,有20项与日本侵华和在华暴行有关;在最后判决的10项确定诉因中,有4项与中国有关;在被判处绞刑的7名A级战犯中有6名的起诉罪名涉及中国,最后的判决罪名中有4人涉及中国。中国与东京审判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东京审判具体审理了哪些罪行?提出了哪些证据?检辩双方进行了怎样的攻防?诸如此类的基本情况长久以来一直不明。
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图书馆共同规划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并将庭审记录有关中国部分进行整理、翻译,提出东京审判对今世的意义。
在东京审判的研究上,要发出有说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学界必须发挥证据文献在史学、法学、国际关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东京审判工程”系列图书还包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英文版,共8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索引、附录》(中文版,3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日文版,共5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索引、附录》(中文版,共3卷)等。其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共约3万页,按法庭证据的编号顺序排列,包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的基础资料、日本的基本战争准备材料;涉及中日战争重要的历史事件材料;日本对战争法规的违犯与战争暴行材料等6个部分。法庭证据中,有相当一部分系被美军缴获的日本政府未及销毁的秘密档案;红十字会或其会员团体的报告书;与案件有关的私人日记摘录、信札和其他私人文件等。为了便于阅读检索,3卷本《索引、附录》应运而生,由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件名索引、文献名索引等组成,并附有中英、中日词语对照表。这些图书完整再现了东京审判的如山铁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最为直接有力的驳斥。
■点评:当我们再次面对东京审判,如果仅仅以正义审判作为立足点,已不足以掌握话语权,先决条件是要对审判开展深入研究。这套丛书以一手证据史料加上索引编纂、引进翻译,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对还原历史真相、妥善处理现实与未来中日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非虚构写作 抵达历史的同时,也抵达文学 “哪怕只出现一笔,也有出处”
前后写了5年、数次赴日查证史料、三卷180万字……军旅作家王树增非虚构文学作品《抗日战争》,将抗日战争置于整个世界二战大格局中,力求深度再现一段超常态的时代进程。书中以每一次主要事件和重要战役为纵贯线索,试图审视壮阔残酷的战争背后,中日两个民族的性格意志与文化根源。王树增不吝着墨普通百姓、平凡士兵、农家子弟。他认为,人和人类的命运抉择,是文学表现的最根本的基石。可以说,这部叙事史既抵达历史,也抵达文学,呈现了浩繁人类事件的结构和动向。
王树增认为,非虚构写作是在史料占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尊重历史事实,“每个人物哪怕只出现一笔,必须有出处。对话要么是采访而来,要么是当事人白纸黑字的回忆录。”
■点评:《抗日战争》没有止步于对敌我双方军事谋略、战术安排等细节的描摹,而是渗透进作家的历史观和战争观,浓墨重彩地凸显战火纷飞年代所酝酿的理想主义能量。这种深层次的精神回顾,将带给今人以启迪和警示。
战地记者,生死只隔着一层纸
二战期间,萧乾以《大公报》驻英记者身份,亲历前线,是少数经历二战欧洲战场全过程的中国新闻记者之一。他曾赴莱茵河前线、柏林和纽伦堡法庭采访,以犀利笔触写下一系列通讯,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罪行,也极大鼓舞了正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军民。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集结萧乾关于二战的各种特写、报道和回忆文章,分为二战史话、银风筝下的伦敦、南德的暮秋、欧行冥想录、抗战在中国、跑江湖采访人生等部分,把血腥战事与深陷其中的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透过一个个生动细节,呈现给渴望了解真相的民众。
萧乾冒着不可预知的危险置身于炮火中,履行一位新闻人如实报道的职责,他在文中写道:“写至此,外面警报又号叫起来了,声音同炸弹几乎同时到来。这是生死隔一层纸的日子,是壮烈的。”
■点评: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作为亲历欧洲二战现场的记者,以具有现场感的忠实描摹,贯穿诸多对于战争与和平、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行文凝炼独到,力透纸背,富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续存文脉和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烽火连天,大学何以继续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新书《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聚焦抗战期间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借助档案、报道、日记、书信等史料,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骨与民族情怀,令岁月深处的学人故事重焕光彩。书中既有事后回忆与学者发掘,更汇集提炼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诗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狼烟四起,包括北大清华南开在内的大批中国大学内迁。抗战胜利后,这些大学的教授与学生英才辈出。从书中史学界作出的统计来看,八年抗战,中国大学不仅没被战火摧毁,反而愈发壮大,更重要的是,这表达了民族精神及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点评:书中基于大量“有情”且“鲜活”史料,深入浅出呈现了中国大学内迁的全貌,不乏学术性的解读。读者得以了解学人在战火中的艰难、迁徙途中的毅然,以及真切的个人体悟与民族大义。
国际化视野 借他者的眼光,换个角度读历史 日本遗孤讲述被中国人抚养成人的故事
“对中国人来说,我们本来是敌对国家的后代,却被他们拯救并抚养成人,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现年73岁的日本人中岛幼八,今年在日本用退休金自费出版回忆录《何有此生》,希冀改变同胞对中国人的误解。日前,该书中文版由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推出。
1945年日本战败,中岛幼八的父亲被征兵不归,当年冬天食物匮乏,中岛刚出生的妹妹不幸夭折,他的生母便把饿得奄奄一息的中岛托付给中国小贩老王。老王用担子挑着熟睡的中岛挨家挨户寻好心人。“这个小生命多可怜!我来养。”中国农妇孙振琴二话没说收留了他,尽管她知道这孩子是日本侵略者后代。中岛的生母在被遣返前,想把他带回日本,生母与养母争执不下,村长把中岛放中间,让他决定去留。年幼的中岛摇摇晃晃走向养母,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13年的遗孤生涯。像中岛幼八这样,被遗留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二战遗孤,总人数超4000名。
■点评:一部奇特的个人史,也让人重新翻看一段被遗忘、被抹去的历史。七旬老人写下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向世人揭开这段岁月面纱,其中有报恩的愿望,更有对和平的向往。
来华犹太难民无法割舍的“上海情结”
本书收录了38位二战期间前来华犹太难民的第一手口述和文字史料,展现了犹太难民在那段艰难岁月如何逃离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抵达上海,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故事。他们在虹口隔离区度过艰难时刻,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离开中国后始终难以割舍的中国记忆和上海情结。
书中大多数受访者已是耄耋老人,有些受访者甚至没来得及等到本书出版就已经辞世。
■点评:本书并非单纯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个体的生命讲述来重现历史记忆,在呈现历史史料价值的同时也充满人文关怀。
美军事观察员“毕生难忘”的延安
应美国罗斯福总统要求,从1944年7月至1947年2月间,百余位美军军事观察组成员先后奔赴延安,对延安进行近距离、嵌入式观察,他们留下大批机密档案。
这些美军军事观察组成员和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同吃同住同战斗,延安成了令他们毕生难忘的地方。在美国各国家档案馆及学术机构,这批档案密藏了近70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吕彤邻和学术团队,整理收集了5000多件美军观察组当年的珍贵解密档案的高清电子文件,共计4万多页,并带回国内,以档案原件原样影印方式集结出版。
■点评:书中珍贵的档案文献从西方视角反映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真实状况。有党史研究专家表示,美国战略情报局军事情报人员对华北游击战的第一手目击报告和亲历记录,填补了我国抗战史上的史料空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