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兴奋得鞋子都没穿好,抓起一把报纸就冲到街上,一路跑一路高喊:号外!号外!鬼子投降咯!”
70年前的今天,《新华日报》小报童王清佑就是这样在重庆街头高举着手里的报纸,大声而兴奋地吆喝着。
现年87岁的重庆市交委离休干部王清佑说,这是他3年报童生涯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天,至今在他脑海里仍清晰如昨日。
1944年,15岁的王清佑进入《新华日报》成为一名小报童,开始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报童生涯。“当报童很辛苦,还有一定风险,但我非常珍惜这份特殊工作带给我的成长与回忆。”王清佑老人说。
据介绍,《新华日报》有100多名报童和报丁,报丁只送报,报童则既送又卖。他们在化龙桥、歌乐山、北碚、抗建堂、市中心等地设有卖报点。
位于重庆市化龙桥虎头岩86号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如今成为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时有游客前来缅怀历史。70多年前,这里每天可见像王清佑一样脚步匆匆的报童们。
王清佑老人回忆说,报社原食堂旧址的山体旁有两个天然防空洞,为了躲避日本飞机轰炸,大家在防空洞里冒着炮火印刷报纸。
“当时为了躲避日机空袭,印刷机都搬进了防空洞,所有报纸、杂志都在防空洞印刷和取出。报纸顺着这条小路往下运,再用一辆脚踏车从防空洞后面的小路运到城里,一车至少要运2000到3000份报纸。报纸一送到抗建堂纯阳洞,那里的报员、报童就会围过来分发报纸”,他说。
“那个时候每个报童都有自己的负责区域,我主要是负责寸滩地区,一天来回要走50多公里,大清早出门送报,回来都是下午4点左右。”王清佑回忆道,寸滩一带当时有国民党军政部的医院、内迁的制药厂等很多单位,其中有不少是外省人,大家都很爱看《新华日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在此前的8月10日,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等多家报纸即以号外的形式提前公布了这一重大消息。“整个城市都在沸腾,我们小报童也都特别激动。”王清佑说,那一天,很多买号外的人冲上来把钱塞到报童手里,抢过一张报纸一边看一边就大声欢呼,大街小巷一路都是欢笑。
“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王清佑说。漫长而严酷的战争吞噬了许多中国孩子应有的童年,无数儿童经历了他们难以承受的战火纷飞、流离失所、家人失散、饥寒交迫的恐惧和悲痛。当年许多孩子跟随长辈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他们或加入儿童团,做好后备军;或纺纱织线,劳动支援前线;或参与演出,传播抗日主张……而他作为《新华日报》小报童,也是其中的一员。
老人感慨不已:我们都为这个胜利尽了自己微小却也是最大的力量。
记者 张琴
(新华社重庆8月10日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