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任萍
昨天,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大量导出,但就业转移、产城融合尚未跟上,造成职住分离现象明显,大量长距离出行通过公共交通解决;由于客流时空分布失衡、潮汐出行现象突出,导致公共交通高峰时段大客流乃至超大客流情况多发,给上海公共交通埋下了风险隐患。
高峰时间轨交满载率普遍达100%
■“数”读交通
工作日高峰时段,上海轨道交通列车满载率普遍达100%,部分断面客流饱和度达130%;
人民广场、世纪大道等大型换乘站,客流密度超过2.5人/平方米,站台客流组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间,本市轨道交通全网客流量年均增长约16%。
十年间,上海地面公交客流量和占比逐年下降;去年,轨交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超过地面公交,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公共交通工具。
巨大的客流呈非均态分布,人员流量、流向在短时高度集中,造成部分节点不均衡、设施设备不匹配、网络配套不适应,瞬时运能与客流量的矛盾突出,安全风险高度集聚。堪忧的是,上海轨道交通的车站、站厅、站台、通道设计标准较低,面积较小,高峰时段大量乘客在拥挤空间流动,极易形成人流对冲发生踩踏事件。特别是一些多线换乘或者大型居住区附近的站点,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这些潜在风险已经得到了关注。去年8月,地铁2号线车厢内一名外籍乘客晕倒引发恐慌,前后三节车厢的乘客蜂拥而出,一名男乘客摔倒在地。央视《新闻1+1》节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该节目还援引上海地铁公布的另一起案例:去年7月,在地铁8号线车厢内,一名乘客的手机突然冒烟,周围的乘客也在短短几秒内从多个车门慌乱逃出,过程中也有两名乘客摔倒。
50%事故由设备缺陷和故障引发
■“数”读交通
2010年以来,上海轨道交通未发生较大等级以上运营安全事故,一般事故保持下降趋势,百万车公里事故件数从2010年的0.17件下降到2014年的0.039件,列车正点率从2010年的98.1%提高到2014年的99.57%。然而,从轨道交通近年发生的一般性事故来看,因设备缺陷和故障引发的事故约占到一半。
潮汐出行和超大客流带来的另一重风险,是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加速折损和故障。
市政府报告指出,当前轨交线网的完善和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衔接配套尚未同步跟上,造成部分轨交线路运力供应接近极限,甚至常态化超负荷运行。尤其是中心城区既有线路运能不足的问题不断显现,成为影响轨交网络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首要因素。轨道交通有些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加剧了设施设备老化程度和故障发生的概率。
据统计,轨道交通日均运营里程120万公里,安全设施保障量巨大,管控环节繁多,机电设备、通信信号系统、供电设施、隧道轨道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系统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任何一个设施设备存在设计缺陷、维修养护不当、员工操作失误以及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干扰,都可能造成设施设备功能性失灵,引起营运中断,甚至引发脱轨、相撞、追尾、火灾等重大事故。
调价难解高峰挤地铁之困
■“数”读交通
市有关部门组织对重要换乘站点和客流聚集点深入开展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今年共查处各类隐患306项。运营企业从网络、线路、车站、内部管理四个层面共梳理出了18个补短板项目。
就在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作此报告的十多天以前,有关部门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着手调研通过调价来应对潮汐出行和超大客流带来的安全风险的可行性。
对此,有媒体认为,大量市中心上班族住在郊区及城郊结合部的事实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很难指望上班族减少睡眠时间或迟到早退。因此,市民还是要在高峰时间乘地铁的,调价难以改变超大客流的现状,对改善轨道交通安全并无进益。
有人大代表认为,要解决潮汐出行和超大客流,长期来看,城乡规划编制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布局产业和人口,促进产城融合,减少潮汐式长距离通勤;公共交通在规划建设阶段要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营需要和安全需求,统筹考虑与城市区域规划、地面公交的关系,合理布局线路、站点,适度提高轨道交通设计建设标准,使交通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产业布局更加协调。
还需要注意的是,市政府报告指出,交通运营企业与大网络、大客流相匹配的安全风险动态识别、有效防控能力和运行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也有待强化。当前的安全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监管信息化程度不高。尽管没有发生大面积系统性风险,但一些安全隐患和短板仍未消除,也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
文汇报记者 祝越 沈竹士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