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出梅以来,很多人感觉蚊子明显增加了。这是个人的感受,还是“蚊子大年”的先兆?记者日前从上海市爱卫办获悉,基于6月蚊子监测情况,预计7月就将进入本市的蚊子繁殖高峰期,其中,俗称“花脚蚊”的白纹伊蚊将成为骚扰人们最多的蚊子。鉴于它也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载体,爱卫办已将它列为本市今年最关注蚊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防蚊关键在于减少积水,但市爱卫办今年首次入户调查显示,居民对这个防蚊常识知晓率不高。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防治科朱江称,截至今年6月,根据“人工小时法”(一种经典的蚊子监测方法)在全市98个监测点所得的蚊子密度显示,全市平均水平为13.23只/人工小时,较前一月上升明显,预计蚊子密度将开始升高,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可能性会增加。
专家解释,“蚊子大年”的说法尚难定论,因为截至目前的数据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可预计的是,7月即将进入今年蚊子的繁殖高峰期。
根据上海这次监测显示,目前上海活跃的蚊子品种依次是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
“不要小看白纹伊蚊,它的幼虫密度较上月上升明显,密度很快会上升。”朱江解释,白纹伊蚊是距离上海市民最近的蚊子,原因有二:第一,它最爱吸人血,其他蚊子虽然密度高,但未必喜欢吸人血;第二,蚊子也有自己喜爱的地盘,白纹伊蚊在城市、家庭中出没,而像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等更多在农村出没。
蚊子不但叮人,还会传播疾病。令疾控专家着急的是,市民对正确的防蚊知识的知晓率不高。
今年,市爱卫办首次增加了“入户调查”,7月初在对全市2000户家庭的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居民生活环境中的蚊子孳生点真不少。比如,家庭中的花盆、啤酒盖等各类废弃容器成了人为的蚊子孳生场所。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蛹、幼虫、卵、成蚊这四个阶段,其中三个阶段都生活在水中,也就是说,控制了积水就控制了蚊子。但市民对这点的知晓率只有59.4%,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是垃圾孳生的蚊子。”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乐之春介绍,部分居民生活小区环境看起来整治得不错,但在绿地深处、地下车库、屋顶露台等处仍存在一些积水孳生死角。
近日,市爱卫办、市疾控中心已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今年夏季蚊蝇高峰的压制工作。其中,要求各级爱卫部门、疾控部门每月至少开展2次以清除孳生地为主的统一行动,并确立人群集中活动场所(广场、体育场、公园、旅游景点等)、人员居住密集区域(城中村、老旧小区、敬老院、外来人员统一居住点等)、人流频繁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为三类重点控制场所。
专家解释,蚊子从卵到成蚊仅需8-15天,一个啤酒盖底的小小积水就可能孳生十多只蚊子,因此清除身边的积水成为防蚊的关键。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