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谷苗
飘扬的五环旗帜和各国国旗,满是岁月痕迹的牙买加18号雪车,初抵位于卡尔加里的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意境迅速拨回到1988年。那一年,冬季奥运会首次落户“枫叶之国”,按照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提议,比赛日延长至与夏季奥运会相同的16天,转播收益比上届增长三倍。那一年,四位落选夏奥会的牙买加短跑青年,克服重重困难亮相雪车赛场,终圆多年的奥运梦想。
如今,27年过去,当年的比赛场馆和设施完好维护并利用至今。“我们不仅将此作为历史遗址,更要把传统体育地标性建筑,打造成满足公众体育需求、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卡尔加里奥运发展协会传讯总监戴尔·奥维亚特介绍说,经过多年运营,曾经的冬奥会主赛场已成功转型为运动天堂。
对于正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北京而言,“卡尔加里模式”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京应对未来做周密计划
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一直是奥运举办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得益于办赛之初的长远考虑和细致规划,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的各项设施长期得到充分利用。走进公园,业余自行车队在山间骑行训练,孩子们乘坐模拟雪橇感受赛道的刺激。
“一年四季,公园里都有各种运动项目供人们选择。尤其到了冬天,这里将非常忙碌,滑雪、雪车、U型槽和冰球等,每天都有很多人参与。”奥维亚特说,奥林匹克公园除对游客开放观光外,针对公众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类体育设施,推出了很多个性化的体育服务产品。
与此同时,卡尔加里奥运发展协会也利用场地设施和教练资源,开办青少年体育学校和短期训练营,还为世界各国高水平运动队提供训练基地。奥维亚特表示,协会的目标之一是把奥林匹克公园打造成加拿大体育人才培养基地,让青少年从普及爱好、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参加国际比赛,形成连续的发展阶梯。奥维亚特认为,通过多元化运营,不仅场馆常年保持运转,也兼顾了全民健身和精英体育的发展。“北京申办冬奥会,应该也对未来有了很周密的计划。”他主动提到正在瑞士进行申奥陈述的北京,“做好了计划,场馆就能很好运营起来。”
后续运营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
尽管国际奥委会一再提出要降低奥运会申办和运行成本,但奥运场馆的建设通常耗资不菲,后续运营更是不小的开销。作为一家拥有120名正式员工和600名兼职人员的非营利性机构,卡尔加里奥运发展协会如何来算这笔经济账?
“冬奥会结束后,我们将盈利所得成立了一个基金,规定只能用基金赚取的钱来维持场馆运营。”奥维亚特透露,政府除在场馆建设时有部分出资外,不再对后续运营有任何资助,利用奥运“遗产”实现收支平衡,成为卡尔加里奥运发展协会面临的难题。据他计算,仅在现有设施上做一些小型辅助性维修,每年就需要约40万加元的维修费。“这也是我们要多元化运营的另一个原因。滑雪场、冰球馆向公众开放,以及各类培训班、训练营等,都能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奥维亚特说,为进一步开拓收入来源,他们又于近年新建了一座室内综合馆,耗资2.4亿加元,政府和社会资助各占一半。“以我们的经验,赚钱不仅在体育方面,还要包括食品服务、赛事周边消费等。”
不过,奥维亚特也强调,在努力“吸金”的同时,协会也会考虑到自身的社会公益性。“毕竟是非营利性组织,因此,学生来体育学校需要付费,但学费只有外面的约十分之一;民间体育组织租用办公室的费用很低,我们希望以此将不同协会组织到一起,有利于项目发展。再加上加拿大国家队在基地训练,我们一定是亏钱的,只能通过其他收入来填补开支。”奥维亚特表示,“目前实际运作还有赤字,但未来两年就能实现收支平衡。只要合理运营,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完全可以做到,还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本报卡尔加里6月10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