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还不知道,微生物分解留存在土地中的氮肥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因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又对农业影响深远。昨天,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之一让-弗朗索瓦·苏萨纳(Jean-Francois SOUSSANA)博士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公众一起探讨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他指出,农作物应“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不然即便是粮食出口国也可能“入不敷出”。
2℃,全球气温上升“红线”
今年底,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巴黎举行,届时4万人将汇集巴黎。会议的使命是联合世界上195个国家达成一项气候问题的国际协议,从而实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平均控制在2℃以内。
不过身为法国人的苏萨纳博士又深深感到担心,因为就目前掌握的数据计算平均温度曲线,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会升高5℃。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左右,这已引起了巨大的变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等。各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呼声日益增长,不过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不久前提供的报告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自1958年以来增加了20%,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聚集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世界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发生了,而且日益增多,真不敢想象平均气温升高5℃会发生什么。”苏萨纳博士说。
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在苏萨纳博士所说的“不利影响”中,粮食安全首当其冲。早在2008年,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发布名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的报告,其中指出若不采取行动,受气候变化影响,20年后中国可能难以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
苏萨纳博士指出,2003、2010和2012年欧洲、美国、俄罗斯分别出现1500年来的最高温,极端气候使这些原来的粮食出口国当年转为粮食进口国。从过去的数据分析,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玉米,其次是小麦、水稻。
在不少农业专家眼中,气候变化的可怕在于打乱了多年的农作规律,传统意识中的小概率、局部事件成了常态。比如上海浦东老港镇“种子大王”张永祥说过,水稻喜热喜湿,5天花期决定了其一年的收成,有一年,水稻授粉期间连续阴雨,那一年的收成就只有平常的1/3,如果关键日子“巧”遇干旱,那么颗粒无收都是常有的,这种情况越来越常态化。
“智能农业”应对危机
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苏萨纳博士就是当年集体获此殊荣的其中一位,这些年来他一直努力传播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并寻找抵御气候变化的方法。“要建立对环境友好的农业,更重要的是农业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更加‘智能’。”苏萨纳博士说,在欧美的实验室都已研发出一批新型农作物,在应对干旱气候上有所改善,科学家们将继续持续下去,以后将在更多农作物上实现抗干旱改善。这项研究使农作物在极端恶劣天气也能保持稳产。
在中国,类似实验也在进行中。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培育的节水抗旱稻,能在减少用水30%甚至是70%时达到亩产400-500公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剑华培育的大麦新品种,在氮肥利用率上能从目前的35%提升到约60%……未来,粮食安全可能更多维系于抗灾害水平。“为了世界的粮食安全,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苏萨纳博士说。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