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文艺评论界,一个40岁以下的青年文艺评论家群体正在受到界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久前,上海青年评论家研讨会将金理、黄平、张定浩、黄德海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文学评论家集体推向公众视野,他们的评论被集结出版;今年4月,青年评论家李伟长成为首个亮相“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的80后评论家;2014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批评史中的作家》,集中展示了木叶、项静等人近年的文学批评成果。与此同时,在音乐、舞台艺术、影视、美术、建筑等领域,一批1975年至1985年间出生的青年一代评论者,已经在各个线上线下的媒体平台频频发表文章,成为相关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评论力量。
凭借鲜明的学术风格和鲜活的评论语言,这一批青年评论家为当下的文艺批评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视角,在纷繁的文学与艺术现场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出现,让上一代文艺评论家们眼前一亮。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亮在一篇文章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你们的系列批评写作缓解了我长期以来的焦虑,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越来越相信出类拔萃之辈很可能就像籍籍无名的流浪者那样在我们周围游荡……
不要被学术训练捆住手脚
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鸿生对上海文坛涌现出的这批年轻评论家的印象是:“对文本敏感,具备比较扎实的文本还原和阐释能力,治学态度严谨。”以上海交通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后、80后影评人罗萌为例,多年的学术训练让她在写影评时会不由自主地追求系统化。因此在评论香港电影时,她跨作者、跨年代、跨领域地搜集材料,文章也别具气象。
尽管出身学院,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受困于学术训练。当下生活的丰富感受,使得他们在表达体验的语言上都鲜活“接地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注意到,相比于前辈,青年评论家们对于全媒体时代显然更为适应也更为活跃。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写论文—发论文”的“圈子”化的传统批评模式;他们或为知名博客的博主,或在各大媒体担任专栏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说,这些年轻评论家的文章兼有“学院派眼光”和“江湖气质”。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评论作品
一个评论家群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新的评论氛围和评论立场。对于青年评论家来说,这个氛围和立场包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学者这样分析:他们外语好,可以读原著,对西学的认知更加深入和清醒。所以,他们不是向西方寻求理论支撑,而是更愿意把一部作品放置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评判与考量。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在《重构与追认中的出发点:关于文学传统的随想》中的观点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他认为:如果没有一个传统的观念,没有一个“文学长河”的意识,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都会出现偏差。我们对文学传统的理解有多丰富,往往关涉到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的气象与格局有多开阔。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伍维曦通过多篇评论提出主张:必须从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出发看待艺术,反对将西方古典音乐神圣化。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对伍维曦的评价是,“他的评论得益于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文史哲领域的大量阅读,他关心中国音乐怎么在西方音乐影响中寻找自我。”
上海的推动,上海的传统
有专家认为,上海这样一批青年评论家的整体崛起,得益于上海文化艺术评论生态的改变。近年来上海大力扶植与推动文艺评论。2012年,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正式启动,3年来除了直接资助上海主要媒体扩大文艺评论版面外,还大幅提高了文艺评论的稿酬标准,对青年人才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这样一支评论界的青年团队发轫于上海,则被业界视为接续了上海良好而独特的文艺评论传统。仅就文学批评而言,用何平的话来说:“上海文学批评界保持了目前全国年龄层次分布最均衡、批评文类最丰富的文艺批评队伍,形成了良好的批评环境和批评风气。”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 本报记者 许旸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