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观众排队依次通过蛇形区域进入自然博物馆。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沈湫莎
坐落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自然博物馆新馆昨天向公众揭开了神秘面纱,为了应对大客流,新馆比平时的开馆时间9点钟提前半小时开放,还是难挡市民的热情——早上8点,70岁以上的免票通道就已经排了近200人,售票通道也有100余人。
为了保证参观安全和舒适度,新馆提前做了安全预案,当馆内瞬时承载量达4000人时启动临时限流预案,减缓售票和入馆速度。昨天10点35分,馆内承载量超过4000人,启动限流措施,到13点15分再次启动限流。截至昨天闭馆时,总客流为10400人,瞬间承载量最高4391人,平稳有序地参观环境让游客对自博馆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八旬老人首次见到海底矿石
受访人:徐广钱(自博馆达人)
84岁的市民徐广钱排在队伍第一个,早上6点他就起床了,换了两趟公交来赴新馆之约。徐先生说,他特别喜爱动物,尤其是古生物,老自博馆就去了不下五六次,每次有客人来上海旅游,还会推荐他们去看。
宽敞明亮的新馆与老馆风格相差很大,不过展示内容的丰富令这位自博馆达人欣喜不已,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深海矿石展区。“外面不起眼,内部晶莹剔透的海矿是我跑了全国这么多博物馆没有看到过的,我还会经常来自博馆的。”徐先生说。
文明观展无需玻璃阻隔
受访人:顾淩丽(“上海故事”展区志愿者)
“游客比我想象的还要多。”这是自博馆开馆第一天给顾淩丽留下的最深印象。她是“上海故事”展区的志愿者。她说,这个展区和老自博馆渊源很深,就连地板的花纹也是模仿老自博馆铺设的,上了年纪的人来到这里,就会勾起对老馆的回忆。
新馆与老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布展方式。“零距离”的标本展示连某些市民看了都觉得“担心”。顾淩丽告诉记者,一位游客阿姨就问她,标本弄脏了怎么办,损坏了怎么办?顾淩丽认为,这是对全体游客的一次素质大考,如果“考挂了”,那么以后自博馆中的玻璃、栏杆就会多起来。
令人欣喜的是,“考分”还不错。顾淩丽说,大部分游客都能做到不“动手”,一些孩子比较调皮,不过劝阻基本都能奏效,特别是孩子家长都会主动教育孩子文明观展,令她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丰富展品开阔游客视野
受访人:陆林军(洞泾学校学生家长)
陆林军来自昨天第一个进馆的团队,他的团队中有40个孩子和45位家长。为了能在第一天参观自博馆,他做了很多准备,包括打电话预约、包车等。
陆林军之所以对新自博馆这样期待,是因为觉得在这里能体验到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在家里,他就一直对自己的孩子灌输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孩子心中如果有大自然,那么他能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手中的工作。”他说。
自博馆丰富的展品和亲切的布展令这支队伍印象深刻,不过他认为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生命的演化等方面表现还有改进之处,比如在小朋友都很喜爱的探索中心挖矿区,他认为不仅仅要提供给孩子一个挖矿的机会,还要告诉他们矿石是怎么形成的。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