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宝黛的爱情故事在一代代越剧人的传唱中经久不衰,上海越剧院优秀保留剧目《红楼梦》成为了中国戏曲界公认的经典。图为2009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越剧《红楼梦》剧照,饰演贾宝玉、林黛玉的分别是著名越剧演员钱惠丽和单仰萍。 (本版图片由上海越剧院提供)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和京剧一样,越剧得名,也是在上海。1925年9月,《申报》广告首次把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源于浙江的“的笃班”称为“越剧”。到了1939年,“越剧”一词逐渐覆盖各媒体演出广告,“的笃班”“绍兴文戏”“女子文戏”等称谓随之销声匿迹。
但上海加诸于越剧的烙印不止于此。1930年代以后,最重要的越剧艺术家几乎都集中于上海;越剧“十姐妹”崛起于上海;越剧的十多个流派,都在上海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传承,基本保持了越剧全盛时期的流派精华;到目前为止,九成的中国越剧传人接受过上海这些流派宗师的指导。
正因为如此,2013年,文化部评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尽管越剧不是上海的地方戏,上海越剧院却成为了39家入选院团之一。上海为越剧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越剧的美学基调已经和上海的城市文化密切相连。
有评论家这样表示:假如离开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大都市和活跃的演出市场,越剧能不能成型,都要打一个问号。上海以自己的复杂多元,让各类艺术样式都找到了自己的观众群。与此同时,上海城市文化所蕴含的丰厚的商业底蕴,也给了越剧发展以巨大的市场空间。
说越剧是在上海的市场上培育出来的并不为过。
1917年,越剧进入上海,首演于十六铺。之后戏班纷纷来沪演出,并且吸收了京剧、绍剧等表演程式,编演连台本戏在上海的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等场所演出,上海成为越剧的大舞台。
1923年,在沪经商的嵊县商人回嵊县举办女子科班,并于半年后进入上海,在升平歌舞台演出。又过了一年,越剧女班大量涌入上海,到1941年下半年达到了36个,几乎汇聚了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
有评论家这样表示:假如离开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大都市和活跃的演出市场,越剧能不能成型,都要打一个问号。上海以自己的复杂多元,让各类艺术样式都找到了自己的观众群。其中越剧的主要观众,就是那些日日辛苦劳作,但还没有被艰辛压抑了梦想的妇女们。她们喜欢家长里短,喜欢儿女情长,喜欢细腻委婉,喜欢那些包含在朴素美学表达里的市井气。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人对越剧进行了改良,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间,编演新剧目逾400个。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一批日后对越剧发展举足轻重的人物,开始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上海城市文化所蕴含的丰厚的商业底蕴,也给了越剧发展以巨大的市场空间。戏曲研究者分析说:全国那么多剧种,唯有越剧的演出生态没有受到较大破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剧在上海的演出生态没有被破坏。在很多戏曲院团靠赠票、靠“化缘”来维持演出上座率时,上海越剧院的红楼团始终在按照商业规律进行演出。这在全国省级以上的戏曲院团中极为罕见。因为戏曲普遍面临中心城市市场塌陷,而农村市场自然存在的现状,因此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剧种,往往地县级院团活得更好。
上海的市场培育了越剧,反过来,也导致了越剧对于观众审美的尊重。就拿上海越剧院近两年风头最劲的原创剧目《甄嬛》来说,其成功除了流派云集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取材于已经经受了大众严苛检验的网络文学,符合一代人的欣赏趣味。就像很多中国民间文学,完全以叙事魅力打动了大众。
在对《梁祝》进行的整理改编中,一方面将老戏里的细碎场子以及语涉情色的部分剔除,使得文辞更加紧凑雅致,同时保留了充满民间趣味的部分,让整部作品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而《红楼梦》则从浩瀚如百科全书般的原著中抽取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作为全剧主线,从而贴合了越剧这样一个以儿女情长为基调的剧种的表演特点。
1950年代,上海越剧人相继推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红楼梦》《西厢记》《碧玉簪》等一系列剧目。这些剧目的加工、整理和改编,不仅在之后整个越剧的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其影响甚至超出了越剧领域,成为戏曲改革的重要标志和范本。尤其是《梁祝》与《红楼梦》,被业界誉为难以逾越的两座高峰。
先说《梁祝》。这原先就是越剧的保留剧目,在1940年代,几乎所有知名越剧演员都有一个自己的《梁祝》版本。1945年,袁雪芬、范瑞娟便在九星大戏院演出过《梁祝哀史》,引起轰动。1950年代初,南薇等人对该剧进行了整理改编。1952年,这版由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新编《梁祝》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和演出一等奖,为越剧赢得了全国性的声望。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这部影片为越剧带来了国际性的赞誉,被视为新中国戏曲发展成就的重要标志。
至于由徐进改编的《红楼梦》,在许多评论家看来,几乎是一个在原著基础上新写的戏。1955年,徐进着手执笔改编《红楼梦》剧本,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这部100多万字的巨著浓缩在3个小时的戏曲舞台上进行演绎?后来他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么写:
对于这么个巨著,想从里面抽出一根线来,并且顺着这条线合理地将其压缩,不下足功夫是不行的。试着撇开已有的剧本,我们会从哪里着手?
而戏的结构,表现平台和小说又不同。戏需要高度集中,需要生动的戏剧情节,需要场次连贯,一气呵成;特别是小说可以不受时间时空限制,而戏却受到舞台的严格约束。此外,还须考虑到使没读过小说的人也能看懂戏。
经过反复斟酌,最终他从这部浩瀚如百科全书般的原著中抽取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作为全剧主线,以此为准绳来对原著中的情节进行取舍,形成了从“黛玉进府”开篇,到宝玉“哭灵出走”结束的12场戏。这就使得这部作品很符合越剧这样一个以儿女情长为基调的剧种的表演特点。此外,他研读了京剧、话剧、川剧、锡剧、评弹的各种《红楼梦》改编本,又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研究者比对后发现,剧中“葬花词”、“问紫鹃”等一些内容,就是吸收了早年民间唱本里的很多有价值的表达。
1958年2月,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首演于上海共舞台,后赴广州演出,所到之处广受欢迎。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将其拍摄成彩色影片,由岑范导演,徐进编剧,同年11月在香港首映,首轮连续放映38天,400余场,观众近40万人次。之后该片在全国放映,立刻风靡,成为同名原著的视听普及版,一时间家喻户晓。
1978年,因为十年动乱而遭到禁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在国内重映,重新掀起了全国观众对于越剧的热爱。人们带着铺盖卷彻夜排队买票,电影院24小时跑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成为老少皆知的唱段,很多人因此产生了对越剧的迷恋。
1999年,上海越剧院联手上海大剧院,推出了“上海大剧院制作”版《红楼梦》,虽然最高票价高达千元,仍一票难求。此后,该版《红楼梦》每年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前后共推出过钱惠丽、单仰萍、郑国凤、王志萍、方亚芬、华怡青、赵志刚等四组阵容,三种演出版本。至今,《红楼梦》已在上海大剧院演满40场,保持着戏曲在大剧院的最高演出纪录。
专家访谈
优秀剧目,需要在观众检验中不断涌现
——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
曾经有人开玩笑:越剧和沪剧的最大区别,就是沪剧不演古装戏,越剧不演现代戏。对此傅谨说:“我没有那么矫情,认为越剧一定不能演现代戏。只不过通过一大批古代题材的剧目积累,越剧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不能直接被挪用到现代题材的剧目中。要创作现代题材,需要发展出一套新的表现手段。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越剧界出现这种表现现实生活的舞台手段。”
不过,在傅谨看来,这并不是困扰越剧新剧目创作的最主要问题。
“好的作品,一定是在大量经受市场检验的创作中自然涌现的。周信芳当年没有一个戏是坐在家里写,然后讨论上好几年的;都是请人花两三天时间打一个本子,搬上舞台,然后一边演一边完善。这样演上20个戏,也许就会有一个留下来。”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大量演出实践带给演员的表演积累。为什么大量演出实践对于新剧目创作很重要?“只有通过经验,演员才会有创作心得,知道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让剧目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傅谨说,从明晚期以来,所有戏曲舞台上的优秀经典作品,都是演员在舞台上创作出来的。即便是《锁麟囊》这样的剧本,尽管翁偶虹已经写得很好,但他做得最好的是给演员留出了充分的表演空间。《梁祝》也不例外,“十八相送”、“楼台相会”这样的桥段,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演员们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以他们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在舞台上的表演丰富起来的。
“要出好作品,演员的舞台经验和创造性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离开演员抽象地谈创作。然而,眼下我们在戏曲的创作中过于注重文本和导演,而忽略了表演的作用。”傅谨这样表示。
要让演员更多地在创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需要为演员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傅谨认为,上海越剧院眼下最大的瓶颈所在,是没有能够做到让优秀演员人尽其才。据了解,人才济济的上海越剧院仅明星级演员就有十几位,按照一年排两部新戏,一部戏两位主角来算,明星演员轮一遍就要差不多5年时间,更不要说其他人。他说,像上海越剧院这样的院团,应该尝试成立多个演出队,把市场做得更活一点,一定可以促进创作。他也相信上海这座城市完全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可以容纳。
作品回顾
《西厢记》(1955年首演)
编剧:苏雪安 导演:吴琛
主演:袁雪芬 徐玉兰 吕瑞英 张桂凤
以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为主,一改以往舞台上多以红娘为主角的艺术处理。台词保持原著的文学特色,典雅清丽,被剧评家赞为“戏曲舞台上出现过的许多改编本中最好的一个”。演员表演细腻传神,是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成为上海越剧院优秀的保留剧目。
《红楼梦》(1958年首演)
编剧:徐进 导演:钟泯
主演:徐玉兰 王文娟
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剧本文词优美,雅俗共赏,音乐声情丰满,布景富丽堂皇,表演细腻。该剧是上海越剧院优秀保留剧目,徐玉兰、王文娟代表作之一。2012年11月,该剧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碧玉簪》(1954年首演)
导演:黄沙
主演:金采风 陈琦
根据《李秀英宝卷》和《碧玉簪全传》等书的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对小夫妻因“误会”造成的悲喜情感经历。该剧为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金采风代表作之一。《三盖衣》、《归宁》、《送凤冠》3场戏,唱、做俱佳,是越剧观众百看不厌的“肉头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