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写出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和《生活启示录》等作品的编剧王丽萍还有另一重身份,她是沪上某知名婚恋节目的客座情感顾问。但在婚恋节目做客10年,王丽萍的最新力作却着墨于都市“不婚”一族。
昨天,王丽萍新剧《大好时光》在上海开机。除了它是由上海公司贯一文化出品、由上海导演夏晓昀执导、上海编剧撰写剧本之外,新剧对于上海观众的最大启示是:大都市高压强的生活中,我们该对“不婚”持有怎样的态度。
真实生活凝聚灵感,“不婚”已是普遍话题
聊起《大好时光》的缘起,王丽萍坦言,是真实生活凝聚而出的灵感,“稍加留意,你会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婚’。”根据一份社会调查,北京与上海都有30%的适婚青年选择单身。与结婚相比,他们更迫切的需求是事业、瘦身、享受生活、扩大交际圈。
王丽萍把婚恋节目做顾问的经历看成是深入生活的一部分,与节目10年合作期间,她发现许多青年“相恋容易结婚难”,似乎恋爱与结婚是泾渭分明两桩事。去年7月她赴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担任评委,在与外国从业者交流时,王丽萍透露自己正在构思一部描述都市‘不婚’人群的电视剧。不想,话音落地,四周一片共鸣,“德国评委、韩国电视人等都对这个题材兴味浓厚。”
有资料显示,51%的美国女人独自生活,三分之一的德国年轻男性决定“不婚”,25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超过60%,新加坡1000名适婚青年中只有39.3人结了婚。“可见,究竟要不要迈入婚姻殿堂,已经成为一个泛社会话题。”王丽萍说,扎根生活是编剧的本能,锐利地观察生活则是自己的职责。当荧屏上几乎所有生活题材都被写遍、演遍的当下,“不婚”一族也许是个很好的切口。
三个年龄段差异呈现,不为单纯呼吁结婚
构思确定后,王丽萍并不急于落笔,而是花大半年时间与主创聊天。每天天南海北地聊,从早上10点直到晚上8点,大半年后,海量的文字中她看到了社会上看待婚恋问题的男女有别及年龄差异。
“比如对于女性,30岁时她们不结婚,大家会热心张罗;40岁时‘不婚’,外人会觉得其中掩藏很复杂的历史;50岁时未婚,人们连关心的兴趣都没有了。”王丽萍说,相反对于男生,30岁“不婚”没人急,40岁“不婚”是“钻石王老五”,50岁单身还有人争相介绍。这样的反差让她决定把剧中“不婚”态度更明显的主角定位在男性身上,分别由许亚军、胡歌、韩东君演绎40岁、30岁、20岁年龄段曾抱有“不婚”态度的男人。
“在他们身上,对照出的是今天的‘90后’、‘80后’和‘70后’,他们正在经历着中国都市生活方式变化最激动人心的年代,他们的故事显然摆脱了‘婆婆媳妇小姑’的纠缠,也不会是纯爱偶像剧的简单,更多的是事业与爱情、独立与个性、自由与责任。”在王丽萍看来,《大好时光》能带领观众跟随剧中男女主角去洞察生活、追问爱情,有思考有唏嘘。
至于观剧之后会否打消一部分人的“不婚”念头,编剧说,婚或者“不婚”都是人生状态之一,自己不想给出评论,“只希望通过电视的呈现,让观众想清楚自己的选择,然后该爱就爱,享受你所选择的大好时光。答案不会是唯一的,但一定会是暖心的。”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