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 (记者张晓鸣)“不能因为公车改革了,政府公务办事效率也下降了。改革既要保障廉政,也要确保勤政,更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日前在以“从破冰到开局——公车改革在路上”为主题的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公车改革专家组成员宋晓梧在主旨发言中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界定是否合理,职能转变是否到位,最终将决定公车改革能否成功,这也是我国公车改革难的深层次原因。
公车改革是继中央八项规定后出台的又一个廉政勤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中央新一轮关于公车使用的规定正式出台,意味着酝酿了近20年的公车改革正式步入轨道。与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真正“破题”,未来全国每年可节省千亿元以上支出。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公车改革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切实保障政府廉政和勤政,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关键目标。
公车改革专家、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各地领导干部推荐公车改革“3510”出行模式——即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车,10公里左右开车或者坐地铁。他指出,公车改革难在改变“官念”,车改中的“待遇论”“安全论”“不便论”导致了车改的“相对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表示,公车改革是近期推出的有关工资、社保、福利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轻财政负担、优化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从实行公车改革的预期看,一般认为大致可减少公车开支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从短期分析,公车改革可能增加财政负担,从长期看,随着改革成本逐步消化,减轻财政负担才能成为现实。
据悉,由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牵头的《公车改革指数报告》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