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讯 (记者 李征)拥有柔软、不掉色,同时抗起毛起球的绒衣、大衣,是每个人对冬季着装既简单又奢侈的要求。在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之中,有一项听起来颇为拗口、专业的发明--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用它可以制造出符合上述条件且节能环保的“魔术面料”,从而帮我们实现这个虽然小却长期难以实现的着装愿望。
这一项目由东华大学和上海联吉合纤有限公司联合完成,项目带头人、长期从事化学纤维研究的东华大学教授顾利霞介绍,我国聚酯纤维年产量达4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大容量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酯产能已超过总量的2/3,且大多生产常规聚酯纤维。聚酯大多是半刚性大分子结构,纤维结构紧密,染色性和触感均较差。改进纤维的染色性是聚酯纤维功能化的重要方向,一直存在聚合难以控制的难题,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能耗和排放瓶颈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聚酯纤维改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我国聚酯纤维同质同构化严重,转型升级困难,亟须解决大容量功能化聚酯连续聚合关键技术。
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解决了聚酯同质同构化问题,突破了聚酯生产能耗和排放瓶颈。这一项目研制的“超柔软易染聚酯纤维产品”具备常压沸染、不需碱处理的低碳环保特性,超柔软手感、吸湿性良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显著等仿棉功效。
在顾利霞看来,此项发明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节能环保。这一方面是指新型聚酯产品在聚酯合成中采用低温反应,和原有聚酯产品的高温反应要求相比,在能源消耗上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在纺丝工艺中无论是干燥温度、纺丝温度、加热温度都要低于常规聚酯。特别在染整过程中,新型聚酯产品采用常压沸染工艺,无需碱减量处理工序。
另一方面则是指新型聚酯产品可以用于仿羊绒工艺当中。顾利霞介绍,羊绒稀少而昂贵,市场上即使是号称“全羊绒”的大衣,也往往只有10%的羊绒含量。生产羊绒涉及山羊养殖业,由于山羊啃过的草地较难恢复生长,长久以来羊绒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新型聚酯制成的纤维材料相当柔软,和羊绒混纺后在手感和舒适度上和纯羊绒极为相似,因此仿羊绒工艺不但能降低羊绒制品的价格,还有利于保护草地。
新型共聚酯技术的产业化也获得了极大成功,近日一家企业还主动找到顾利霞,希望能将新型聚酯制成的纤维材料用在仿羊绒面料的制作上。顾利霞答应了合作要求,即将进行这方面的研发,估计将耗时几个月时间。此前,新型聚酯产品已经被成功地用于制作羊绒衫的仿羊绒工艺当中。据悉,早在2006年,顾利霞和她的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研发这一问题。2009年时,在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后,这一课题正式启动,最终于2013年完成并通过了验收。现在,这一项目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在2014年之前,这一技术就已创汇909.6万美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