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利周刊》遭遇恐怖袭击已过去整整12天,然而该事件的影响不仅没有慢慢平息,反而因该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民众的分歧愈演愈烈——美国学者亨廷顿笔下的“文明冲突”似乎又将上演,令人担忧。
发行量暴涨百倍
300万份、500万份、700万份……自14日《沙尔利周刊》最新一期推出以来,法国读者争相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
《沙尔利周刊》发行方里昂媒体信息公司17日宣布,将再增印200万份杂志,这样该期周刊的发行量将达到700万份,相较于过去平均5至7万份的发行量暴涨百倍。由于供不应求,该杂志的销售期也从平常的一周延长至两周。在法国各地的许多报亭,每天早晨从一开门就迎来人们排队购买,这一场景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在法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排队购买《沙尔利周刊》也很常见。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尽管一些销售点曾遭遇恐怖威胁,但人们依然排队购买。在加拿大,1500份的杂志在上周五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人排队数小时却只能空手而归。《沙尔利周刊》的加拿大经销商表示,他们已经增订了5000份,将于本周运抵加拿大。在英国的eBay网站上,这一期的《沙尔利周刊》被炒至100到5000英镑不等,甚至有人喊出10万英镑的高价。
据里昂媒体信息公司透露,该期杂志在法国境外的发行量将达60至70万份。而在平时,《沙尔利周刊》的海外发行量为5000份左右。
多国穆斯林与政府抗议
在西方民众空前支持《沙尔利周刊》的同时,尼日尔、巴基斯坦、也门等国的一些穆斯林民众上街集会示威,反对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并致多人死伤。
据美联社18日报道,尼日尔至少有10人在反对《沙尔利周刊》的抗议示威活动中丧生,八座基督教教堂被焚毁。报道称,抗议人群袭击了警察局,并且烧毁了至少两辆警车,警方则以催泪瓦斯回应。由于尼日尔总统优素福参加了11日在巴黎举行的反恐大游行,引发了国内穆斯林民众不满,抗议示威活动已持续数日。
在巴基斯坦,200余名示威者上周五在卡拉奇的法国领事馆外抗议,并与警方对峙。结果对峙演变为冲突,警方向示威者发射了催泪瓦斯和水炮,导致多人受伤。
除普通民众外,一些国家的政府也表达了对《沙尔利周刊》的不满和担忧。伊朗政府在谴责恐怖袭击《沙尔利周刊》的同时,也谴责了杂志本身,指责该杂志的做法是在“挑拨仇恨”。阿富汗总统17日也声明指责《沙尔利周刊》不负责任。伊拉克总理也担忧《沙尔利周刊》的新封面导致进一步流血冲突。
面对他人的不满和抗议,法国总统奥朗德17日回应称,将坚持维护“法国价值观”。他还声称,法国支持过其中一些国家的反恐斗争,并继续坚持这一立场。而欧洲多国也提高了反恐级别,在重要繁华地段增派警力。
在支持和反对《沙尔利周刊》的浪潮中,国际社会对于“文明冲突”的忧虑正在增加。美国社会对《沙尔利周刊》事件较欧洲平和得多,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里均未参与百万人游行。而美国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也相对谨慎,如《纽约时报》发表《我不是沙尔利》的专栏文章,《华尔街日报》、美联社等媒体则发表声明称,将不再刊登伤害宗教感情的漫画。
许多支持《沙尔利周刊》者声称要支持“自由”。不过,极端的自由主义和极端的原教旨主义犹如一根黑树枝上的两朵恶之花——阿拉伯裔美国人学会会长詹姆斯·佐格比指出,欧洲人总认为对抗社会禁忌是先进文明的一种表现,但他们却忘记了先进文明也包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的建国理念。如果只有“自由”,没有“平等”与“博爱”,那么,《沙尔利周刊》事件未来可能引发更大的悲剧。
文汇报记者 陆益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