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环境贴近自然的公园里,‘海绵城市’的理念都不能实现,如何能够指望它改变整个城市?”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贾虎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今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所谓海绵城市,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减少管渠、泵站的使用,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记者了解到,上海已有一些公园对水循环系统进行探索。但是,随着公园里跳起“小苹果”的大妈越来越多,人们对公园建设和改造自然会提出铺设硬化地面、建造小型广场的要求。这一需求,或与“海绵公园”形成冲突。
硬化地面让大树很“受伤”
贾虎表示,最近一轮老公园改造中,出于市民活动需要,公园普遍扩大广场面积,增加了硬化地面的铺装;但是此举影响了土壤的透气和透水效果。一些大树根部裸露土地只有1-2平方米,其涵养水分难以供应上百平方米的树冠,“有些教训相当惨痛”。
他说,目前的硬化地面全部采用混凝土铺装,雨水只能从地面边缘进入管道排放,这种工艺施工速度最快,但不透气、不透水。有些公园曾经尝试改进施工工艺,铺设不同粒径的碎石子,使雨水能下渗到土壤中去。可是,因为可能导致积水等原因,这些新工艺没法通过当下的验收标准。
研讨中,杭州市绿化管理站也提出了类似问题:该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开发公园地下空间设置停车库。绿化管理站对比了几座公园后发现,地下车库上部土层变薄,导致储水能力变弱:在雨季,很容易出现排水不畅,引发内涝;在旱季,则难以涵养水分,若不采取相应养护措施,极易发生苗木死亡。
能否容忍适度积水?
今年,住建部出台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技术指南时称,以往城市大量采用硬化地面,追求快速排水。与此同时,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却让雨水白白流失,无法储水利用。
贾虎认为,公园地面铺装工艺值得探讨:“不论中式古典园林,还是西式宫廷园林,都不太采用巨量的硬化地面。问题是,能否在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上做些创新,甚至容忍一定程度的地面积水?”
记者了解到,伴随生态理念的提出与被接受,确有一批新的工艺出现。比如,在混凝土浇灌时安插中空的塑胶管,下垫不同粒径的碎石,初始雨水通过管子吸收,通过碎石子渗透到地底土壤中去。这样一来,既能解决透水问题,又能兼顾强度、承重,便于人类活动。
造“海绵”,方案不止一种
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前园长吉尔·文森特目前正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展一项课题研究:精确测量芦竹、芦苇等湿地植物组合对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以往,这类研究是在水柜这样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文森特则在68平方米的开放空间中进行——这得益于辰山植物园良好的雨水循环系统。
文森特认为,整个辰山植物园现在就是一块“大海绵”。植物园四周是地势较高的土丘,中间凹下,有两个人工湖,园外河流水系丰富。植物园通过建筑屋顶绿化滞留雨水,据统计,每年仅此一项大约可以滞留储水400吨,供整个温室浇灌7天。
文森特坦言,辰山毕竟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于“植物园”,而城市公园要供人进行更多的娱乐活动,一些储水措施要在城市公园乃至整座城市中推广,确有难度,“需要平衡的智慧”。但是,他强调:“改善环境的方法不止一种。人们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比如,通过屋顶绿化储水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而且不会妨碍人的活动。”
文汇报记者 沈竹士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