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这些正在或即将在教育和学习领域应用的科技成果,连同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慕课”,将会对我国传统教育领域产生怎样的冲击?中国教育应当如何应对科技变革时代所带来的挑战?27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所谓“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OOC的音译名称。在专家看来,这是一种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同样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的线上虚拟教室。借助“慕课”平台,一个美国的教授可以瞬间就拥有一个容纳全球几十万人同时“上课”的虚拟大教室。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介绍,“慕课”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它提供了包括注册、讨论、辅导、完成作业和考试在内的教育全过程服务,有助于实现受教育的机会公平。“今后的大学教育,面对面授课或许会成为一种奢侈品。”他说。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认为,包括“慕课”在内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能够有助于满足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
一些与会嘉宾则从更加现实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表示,中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重点,应该落在培养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人才上。远程教育必须有就业意识,提高人才的就业质量,通过远程教育将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据介绍,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自2002年开始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主题是“科技引领未来学习——教育变革时代的战略选择”,分为“大学MOOC发展高峰论坛”“高校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院长高峰论坛”“大学MOOC名师论坛”等数个环节。来自全国高校主管“慕课”建设的大学校长、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等2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新华网记者施雨岑 报道
来源:光明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