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吗?买了啥?”相信这会是今天人们的见面语。“双十一”,这个跟光棍越来越不沾边的“节日”,究竟有何魔力可以让人们抢着买单还如同守岁一般?今天凌晨,东方网记者历时3小时,和疯狂的买家们一起感受“疯狂”的午夜。
准备,犹如打仗
这前几天,“买买买”成了热词,京东、天猫特地制作了略带着火药味的广告,关于第二天女职工请假和“败家娘们儿”的段子盛行,就连电台新闻频道在整点新闻末尾还要提上一句“离双十一还有多少小时”……似乎全民已经进入某一刻的倒计时。
一个数字堪比春运——全国125万名快递员投入“双十一”,预计快递件将超5亿件,除去网络不发达地区和不会上网的群体,这个人均数字已可以用“全民”来形容了。
而天猫、京东等电商的页面早早地准备好,有些商品价格等到零点准时公布;有些页面已略显迟钝;有些店铺的赠券已经发完……网站还“温馨”地提示,可在零点前先将货品放入购物车。几乎所有的冲动型买家会这样——在尚不知道一样东西究竟卖多少钱的情况下就决定要买下来。
优惠,不再仅指价格
“双十一”模式在时钟指向12点开启,电商们各店铺的促销手段,已经不再单单是降价那么简单直接,卖车的打起了支付宝理财的广告,如,支付1万元订金即可预定汽车,再同4S店约时间付款交车,期间1万元冻结,但产生的利息都归买家所有。又如,不少购买手机的店铺打出贷款优惠牌——“0首付、0利息”,有的甚至只要在线申请,即可放款。
优惠券虽不新鲜,但一些打着“再便宜20%”的着实抢手。0元抢购、秒杀、1元起拍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家电商铺打出了“免费送货入户、10年包修”的口号。
海淘,“等一等”更划算
“海淘”今年成为“双十一”激烈开火的新战场。“买遍全球、全球可买”成为阿里今年“双十一”的新口号。天猫国际首次参与“双十一”促销,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的海外商家入驻,海外正品将全球包邮。
记者发现,“海淘”有直邮和保税两种模式,海外供应商提前将热门商品运至天猫国际合作的保税关区,消费者下单后最快3天就能收到货品。“由于天猫国际的商品是集装箱整体海运,因此物流成本可以节省90%。”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说。
而全球大佬亚马逊也看中了“海淘”这个大蛋糕,在“双十一”前开通了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商品共计8000多万种。直邮使得配送时间平均缩短为9-15天,最快三个工作日就可以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
现实,没机会付钱
零点,窗外四处寂静,网络世界被引爆,前一秒准备抢的商品,瞬间没货,能做的唯有等待没有付钱的人把机会让出来。秒杀之类的更是货中翘楚,非轻易不能得。
东方网记者体验发现,之前看准并已经加入购物车的奶粉、服装、小家电等生活用品,只有一半左右能“幸运”买到。一些热门商品甚至来不及点击购买键就显示已下架。刚过12点的几分钟里,手机和网页均出现了白屏或无法刷新的情况;在用信用卡支付完商品后,银行的消费提醒短信足足延迟了14分钟才跳进手机。
有意思的是,有些热门产品底下还有一行“加价买”的小字完全颠覆了买家砍价的传统,电商们创造出奇迹和奇葩不知能被多少买家接受。
疯狂之夜,能否破纪录?!
“不知道买什么,很焦虑!求分享你们的购物车!”在东方网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样一段话引起回复无数。大家纷纷讨论着需要买些什么,还可以买些什么,生怕错过这一年一次的“盛宴”,无论需不需要都想搭上这一班车。
去年“双十一”,天猫一天之内完成的交易额不可思议地突破350亿元。这相当于上海所有大中型商业企业5个“黄金周”营业收入的总额,差不多是沃尔玛在中国市场7个月的销售总量。马云甚至还说,去年的交易额还是“出于交易的稳定性等多种考虑、有所控制的结果”。
此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今年“双十一”当天,阿里系各平台支付宝交易额有望超600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记录是来自美国,今年是阿里和京东在美国上市后首个“双十一”,阿里股价10月底以来其股价就不断刷新上市以来的收盘价,11月首周股价涨幅就超过10%,并首次突破100美元,市值超Facebook,仅次谷歌。“双十一”后,这两家电商会否书写股价和涨幅的新纪录同样拭目以待。
记者手记:
盲目“买买买”3小时竟也花了4300余元
东方网记者不是“购物狂”,甚至还自认为是个勤俭持家的好主妇,往年的”双十一“也只会在想到时才上网看看有什么值得“捡”的便宜。
最先感受到今年“双十一”的疯狂,是地铁、网页、电视上四处可见的“双十一”倒计时广告,甚至在昨晚的电台广播中,主持人也多次说到,“现在离双十一还有多少多少小时”。
没有任何准备坐在电脑前,一家人讨论着可以买些什么,还能抢些什么。但当时钟开始敲响时,点击立即付款,页面却“刷刷白”什么都没有出现,最后便宜了四分之一的奶粉和打对折的服装都成为了别人的战利品。
记者在盲目的浏览各种打着“双十一错过还要等一年”的网店间浏览了3个小时,共购买了16单商品,其中小家电2单,服装类7单,母婴类4单,食品类3单,花费共计4300余元。在这些订单中,除去个别是近期可能急需的如婴儿尿片等,大部分都是一时兴起,感觉便宜,生怕“错过还要等一年”才下的单。
朋友圈里,各种晒单显示着各种疯狂,有人感慨去年“双十一”1600元买的雪地靴价格过硬质量却远不及“大牌”,只穿过一次;有人抱怨十一月才过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要泡面度日;还有“单着”的男女青年们撕扯着“有没有搞错,这是光棍节啊!”
做足了准备的“资深”买家,吐槽着“特别优惠的都是秒下架,完全像假的一样;有些长期关注的衣服也没便宜多少钱,相反标注的原价却高了好几倍!加上信用卡支付通道阻塞只能用支付宝付钱。真是双十一购物还需冷静哬!”
来源:东方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