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师范学院附中的校长朱延君,心底藏着一段难以割舍的“上海情”
喀什师范学院附中的校长朱延君,心底藏着一段难以割舍的“上海情”。40年前,刚到入学年纪的她在家乡阿克苏遇到了一群上海老师,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的十多年间,是老师们用并不标准的上海普通话带着朱延君学有所成,帮助她顺利考入大学并走上讲坛教书育人。
如今,朱延君的生活里又多了一群让她心存感激的上海老师,他们并非附中人,却把附中的学生当作儿女一样善待。他们,就是上海派驻喀什师范学院的10位援疆教师。
故事还要从今年6月的一次结对活动说起。当时,喀什师范学院决定让50位汉族大学生与附中的50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在学业上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身为喀什师范学院院长助理的上海援疆教师工作队领队淦爱品得知此事后找到朱延君,主动要求增加10个结对名额,让援疆教师一同加入进来:“我们的援疆教师来自各个专业,各有所长,好几位还是教授。相信大家不仅能在学业上帮到他们,在生活上、思想上同样能给他们以启迪。”
和淦爱品结对的高二学生热依汗古丽·买买提,是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能歌善舞的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主持人。根据她的学习状况,淦爱品找人给她补起了相对薄弱的物理课,并建议她未来报考上海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
前不久,一位上大友人来师院讲学,淦爱品特地让他联系了上大的相关院系,了解他们以往在新疆的招生情况,并托人从上海买了几本专业辅导书寄给了热依汗古丽。这几天,师院在举行迎新主持人大赛,淦爱品“破格”帮热依汗古丽报上了名:“你就大胆地去和哥哥姐姐们比试下,结果不重要,关键是要勇于尝试。”
同样由母亲一手拉扯大的吐洪帕夏·艾买提,最近不仅感觉自己多了个“上海爸爸”,还多了个“上海姐姐”。和她结对的马承愚教授来自东华大学,平日里,年过半百的他常常会给吐洪帕夏发短信关心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得知吐洪帕夏将来想学服装设计,暑假回上海时,马承愚特意把自己女儿以前学画画用的家当都找了出来。画笔、画板、素描簿以及一大摞美术参考书,统统带回了喀什送给吐洪帕夏。
今年古尔邦节期间,得知马承愚的妻子和女儿来到喀什探亲,吐洪帕夏赶忙邀请他们一家到自己家中“过年”。能见到这个和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姐姐,让吐洪帕夏很是高兴,拉着她在自己房间里聊了大半天,临走还不忘互加了微信。
现在,吐洪帕夏最喜欢看的就是姐姐微信上的朋友圈:“看着她拍的那些美丽的上海照片,真想快点有机会到那去看一看。”她告诉记者,自从母亲见到了马老师一家后,已经同意自己今后报考上海的大学。
朱延君校长说,40年前那些无私奉献的上海老师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眼前的这一批援疆教师不仅在经济上、学业上以及生活上给予了结对学生更多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拓宽了眼界,让他们对未来人生有了“盼头”:“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沪喀手拉手’的范围一点点扩大,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拥有‘上海亲人’。”
淦爱品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积极争取下,目前共青团上海市委已有意向将这项活动纳入其融情援疆计划,从而帮助结对学生到上海与“亲人”进行交流:“我相信,只要类似跨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交融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文汇报特派记者 王星(本报新疆喀什11月3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