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揭开婴儿大脑的谜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艾丽森·戈普尼克提出了几条“奇葩”建议:赴巴黎漫游、谈一场恋爱、抽上4包高卢牌香烟、喝下4杯双份意式浓缩咖啡,“由此足以形成一种异想天开的状态,但它的确代表着婴儿在凌晨3点哭着醒来时的感受。”她解释说。
意识存取滞后450毫秒
婴儿对环境是有知觉的,但与成年人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反应缓慢可归因于前额叶皮层,它是大脑活动的中心,允许不同脑区实现对信息的分享和传递。它也是最晚趋于成熟的脑区之一,往往要到青春期接近尾声时才有望发育完全。
婴儿的世界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远不是成人所能想象的。要掌握婴儿的心态,首先必须了解成人大脑中发生了什么,然后看一看它如何有别于婴儿。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疗研究院斯坦尼斯拉夫·德阿纳率领的团队发现,对成人进行刺激,使他们获得知觉意识,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对映像无意识的加工。如果我们注视的时间足够长或者注视的程度足够深,那么第二阶段就会过约摸300毫秒后接踵而至,促成脑区网络开始反射。只有当额叶与顶叶脑区的这个网络,即俗称的全局神经工作空间趋于活跃时,我们的意识才会对自己感知的信息进行存取。
去年,德阿纳及其同事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锡德·库韦德合作,从出生5~15个月的婴儿身上搜寻到类似的过程。在第一个同类研究中,他们发现了意识知觉明显的迹象,但又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以出生12~15个月的婴儿为例,导致神经活动反射的第二阶段是在受刺激后大约750毫秒而并非300毫秒开始的。这种滞后在出生5个月的婴儿身上尤为明显,他们的大脑是在900毫秒后作出反应的。“婴儿具有相同的机制,只是速度慢一些而已。”库韦德说。
所以,婴儿对环境是有知觉的,但与成年人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反应缓慢可归因于前额叶皮层,它是大脑活动的中心,允许不同脑区实现对信息的分享和传递。它也是最晚趋于成熟的脑区之一,往往要到青春期接近尾声时才有望发育完全。另一个减慢因素可归因于远距离脑区的联接。在婴儿大脑中,输送信号的长距离轴索还没有完全形成被称为髓鞘的隔离层。这意味着信号沿轴索传递的速度要比成人慢。
目前库韦德和德阿纳正在研究所谓的“存取意识”,即接受刺激后清晰到足以进行思索和表达的知觉。对存取意识的研究极为广泛,其受试对象通常必须能监视和报告自身的体验。一方面是完全有知觉,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知觉,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间地带呢?戈普尼克认为,那正是婴儿不由自主地置身其间的境况。
纽约大学哲学家奈德·布洛克为这种中间地带杜撰了一个术语,称之为“现象意识”,亦即目睹、耳闻、品尝或触摸某样事物的主观体验是怎么一回事。以视觉体验为例,我们在观察复杂场景时意识到的东西,要比语言所能表达的丰富得多。
“大杂烩”感知身边的事物
年幼儿童善于评判的是聚集在一块的事物,而不那么善于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特定目标上。因为不善于控制注意力,所以婴儿往往会被信息丰富的事物所吸引。在成人看来,婴儿的游乐场是五光十色、人声鼎沸的“大杂烩”。然而,那正是令婴儿如鱼得水的天堂。
当然,主观体验是一条若细加探究便极易滑脱的鱼。为了揭开意识之谜,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祖海尔·布朗夫曼让受试对象观看很多标有字母的网格,它们的色彩范围变幻莫测,各不相同。试验开始时,研究人员用强光照亮网格上的一行字母,然后将整个网格显示300毫秒。要求参与者完成的任务,是回想经强光照射的那一行的某个字母,所以他们关注那一行超过其他部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回忆完指定的字母后,参与者又被要求对那一行和其他部位的色彩多样性作出评判。布朗夫曼发现,受试对象不仅善于评估指定目标的色彩多样性,对先前没有成为关注焦点的其余部位也作出了精准度毫不逊色的评判。可见,在存取意识的背后,有更多助一臂之力的自觉意识。
戈普尼克等人对婴儿作了类似的测试,发现婴儿和成人一样,即使不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事物上,也能对聚合的事物作出评判。研究人员还给4~5岁的儿童观看分别长满大小不一柑橘的卡通树,然后让那些儿童通过做游戏,帮助饥肠辘辘的猴子寻找那棵柑橘个儿最大的树。实验发现,孩子们在比较群体性柑橘时作出的选择,正确性常常要超过比较个体柑橘时作出的选择。
由此可见,年幼儿童善于评判的是聚集在一块儿的事物,却不是那么善于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特定目标上。如果说成人的知觉犹如聚光灯,让我们有选择地关注事物的话,那么婴儿的知觉则酷似灯笼,向周遭投洒下漫射光,让他们旋即就能察觉好多事物。
婴儿非但无法将注意力投向个别事物,或许反倒会在纷至沓来的刺激中梳理出规律性的模式来。因为不怎么善于控制注意力,所以婴儿往往会被信息丰富的事物所吸引。在成人看来,婴儿的游乐场是五光十色、人声鼎沸的“大杂烩”。然而,那正是令婴儿如鱼得水的天堂。
这种控制不了注意力的状况,还意味着婴儿将干扰物抵挡在外的本领很差。假如你家窗外整个上午都有震耳欲聋的风钻轰响不已,成人只要全神贯注于其他事情,那是很容易做到置若罔闻的。然而,这种噪音可能是婴儿从一开始起就难以抵御的。对婴儿而言,世界原本就是光灿灿的一片,不像汽车大灯那样装有变光开关。
“神奇蘑菇”窥探大脑早期发育
婴儿既能感受自己的情绪,也能感受他人的情绪,只是无法把它们区分开而已。婴儿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而父母亲的喜怒哀乐则是他无法驾驭的,由此学会了如何分清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成人对世界的体验,不同于他对流逝时光的追忆,其起因在于大脑发生的变化。但即使是成人,他们的大脑依然保持着相对可塑的属性。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柔顺易变的大脑也会发生转移。
事实证明,咖啡和香烟也会引起类似的变化。激活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机制,由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加以管控,而尼古丁模拟的正是这一功效。同时,抑制性神经递质会起到阻止大脑其他区域参加“聚会”的作用。同样,喝咖啡也足以将此类大煞风景的神经递质拒之门外,让大脑对一切的一切保持警觉。
通过抽烟和喝咖啡,可推动大脑进入注意力骤然大增的阶段,但采取的是一种“眼睛睁得大大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方式。谈情说爱也好,踏访陌生景点也罢,似乎都具有与此相似的功效。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会拥有一个更柔顺易变、更具可塑性的大脑。那非常接近于大脑尚未成熟、总体可塑性更显著的婴儿常见的情形。
要洞悉婴儿的自我意识,不妨设想一下你在全身心地沉浸于引人入胜的电影时是什么样子。“你会失去自制力,意识杂乱无章,你的自我似乎不见踪影了——这正是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银幕所带来的莫大精神享受的一部分。”戈普尼克说。
事实上,我们在生命之初完全没有可辨别的自我意识。相反,婴儿的自我意识却跟别人的意识混合在一起。那意味着婴儿既能感受自己的情绪,也能感受他人的情绪,只是无法把它们区分开而已。“如果婴儿有某种体验的话,那么无论在情绪反应还是主观意念上也许都会更丰富,效果也要强烈得多。”库韦德说。
那么,婴儿又是如何感受他人情绪的呢?也许是通过模仿。如果你对着婴儿微笑,他就会用微笑来回应你。微笑这一表情被认为极易诱导幸福感,所以通过对成人的模仿,婴儿会体验到与这些动作相关联的情绪。其他动作,如挥手或拍手,可能同样是如此。按照库韦德的说法,我们必须通过社会的相互作用来揣摩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婴儿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而父母亲的喜怒哀乐则是他无法驾驭的,由此学会了如何分清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婴儿会体验到一种不受束缚的自我意识,这一推论利用被研究者用“神奇蘑菇”找到了佐证。所谓“神奇蘑菇”,是指美洲土著人用来改变神志状态的迷幻剂,其有效成分裸头草碱可对意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往往会瓦解后扣带皮质和内侧前额叶等大脑中心。这些中心犹如乐队指挥,一旦受制于致幻效应,指挥就会纷纷退席。同时,致幻药似乎还会让大脑各部分退回到不那么井然有序、自我尚未脱颖而出的早期阶段。这为模拟婴儿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何积惠 编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