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唐玮婕 插图 李媛
如果给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莱温斯基、斯诺登、谷歌,你会联想到什么?答案既不是桃色新闻,也不是惊天阴谋,而是与人人都相关的两个字——隐私。
自从有了互联网,隐私这个历史有点久的概念,已被各种“人肉搜索”、“Cookie”之流扒得差不多底朝天了。等到大家恍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乍听上去颇为“高大上”的“被遗忘权”,开始悄然走入公众的视野。
先说莱温斯基,这名前白宫实习生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丑闻曝光后,十几年都不断经历求职碰壁,雇主们总是有意无意提及那段“黑历史。两个月前,她在《名 利场》撰文坦承多年来所受到的这些困扰,自称是“互联网时代第一个受全球侮辱的人”。在这篇文章中,她还发问,“我个人非常想知道,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羞辱 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其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在互联网上以接近“永生”的状态存在,我们应 该如何面对它们?或许是受到斯诺登曝光美国网络监控事件的影响,今年5月,欧盟最高法院裁定,用户有权让搜索引擎——谷歌删除那些与自己有关的负面搜索信 息。这是“被遗忘权”第一次出现在真正的司法判决中,它对我们从此以后的网络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网络“被遗忘权”横空出世
早在1998年,西班牙人马里奥·格斯蒂亚·冈萨雷斯因债务缠身、被迫卖掉了自己的房产用来偿债,这则消息当时在巴塞罗那《先锋报》上登了出来。但是冈 萨雷斯没想到的是,他想摆脱这段灰暗的过去,要求报社和谷歌删掉这则消息的时候,却一再被拒绝。于是冈萨雷斯以隐私被侵犯为由,将《先锋报》和谷歌告上法 庭,要求删除相关报道和搜索结果的链接。
2012年,西班牙法院以新闻自由为由,驳回冈萨雷斯对《先锋报》的起诉,却判决谷歌败诉。不服裁决 的谷歌向上一级司法机构提出申述,两年多来,这桩离奇官司一路打到了欧盟最高法院。今年5月13日,欧盟最高法院做出了最终裁定——在特定情况下,普通人 有权要求删除那些关于自身的“不适当、无关或不再相关的”个人数据的搜索结果。这一裁决也适用于欧盟成员国公民、以及包括谷歌在内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
这起案件只是西班牙200多起要求撤下涉及个人数据内容的起诉之一,但最终的裁决影响深远——它意味着谷歌必须接受并处理普通个人提出的删除涉及他们过 期信息的链接。谷歌也在不久前宣布,自己已经开始这么干——根据判决在搜索结果中删除某些特定内容,给予用户“被遗忘权”。
然而,“被遗忘 权”横空出世或许大快人心,但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谷歌CEO拉里·佩奇警告说:“这项裁定可能会损害下一代网络初创公司,还可能让专制政府有更多手段限 制在线交流。一旦允许信息审查——哪怕是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诉求,都会让互联网的基本精神荡然无存。”除此之外,如何区分普通人与名人之间的权利界限以及 判定信息是否应当删除,都缺乏一个牢固且值得信赖的标准。
事实上,“被遗忘权”和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似乎天生就有冲突,欧盟的这项判决很可能 会令申请者质疑谷歌的审核结果,不少媒体还在联合质疑谷歌过度履行法院裁决,删除特定人物的负面报道。有评论指出,由于斯诺登“棱镜门”曝出后,谷歌在欧 洲的处境越来越尴尬。欧洲社会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恐惧,可能直接影响了欧盟法院的选择。可以说,谷歌等搜索引擎今后将遭到两面夹击:一方面用户的申请源源 而至,另一方面媒体则会指责其擅行“信息审查”。
“橡皮擦”法令有心无力
在这个遍布摄像头与无线网络的时代,一件事情只要发生并且出现在互联网上,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它就已经无法再被抹去。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JuliaAngwin在今年年初出版的《Dragnet Nation》一书中,详细描写了自己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时代如何防止隐私泄露:她花费了数月时间从91家收集了自己信息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那里消除相关数 据,使用一种用完即扔、可以保护隐私的手机打电话,尝试使用为电话和邮件加密的软件,凡此种种,皆以失败告终。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懈 努力,但“被遗忘权”究竟能对保护隐私起到多少作用,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最基本的症结在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立法者的立法速度,也必然快于公众 对“一项新技术的实施是否会对现有法律产生侵犯”的预测。在专家看来,“被遗忘权”是一个被有点武断地创设,运行成本很高,还需要在现实中不断调整的权 利。
就在欧洲倾向于对搜索引擎制约的同时,美国则倾向于对网民“后悔权”的确立。前者更愿意将数据作为人格尊严的隐私保护,后者则在充分尊重 个人意愿基础上不排斥数据的商业化使用。去年10月,美国加州率先出台了“橡皮擦”法案,要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谷歌等 社交媒体巨头,允许未成年人擦除自己的上网痕迹,以避免因网络防范意识不足而在以后面临“网络痕迹”带来的问题。这道法令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生 效。
据媒体报道,这项新的法令仅适用于加州境内的未成年人,它并没有强制企业从他们的服务器中删除数据,只要求尊重最初贴出图片、消息、发送 的信息或博文的未成年用户的请求。如果信息在首发者要求删除前已经在互联网的其他地方被复制或者被重新发布,就无法保证该信息能够从每个网页上擦除。
“很多未成年人的上网倾向可能成为日后的梦魇,他们喜欢把聚会上狂欢作乐的场景、甚至一些令人不快的东西贴到网上去”,“橡皮擦”法令的推动者詹姆斯·斯泰耶表示:“孩子们在自我反思之前往往就已先 自我展现。这些错误可能伴随一生,不管走到哪儿其网络痕迹都会如影随形。”根据法令,社交媒体需要提醒其使用者拥有这项新的权利,推特和脸谱已经允许用户 删除图片和评论。
“隐形数据”保护尚有难度
眼下,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风起云涌,人们也似乎也在有意或无意地放 弃一部分隐私,来换取更加方便的服务。当我们每天登录进某些网站时,就已经把自己的社交状况、购物喜好甚至是财务状况存在了网站的服务器中。近些年来热捧 的大数据,就是靠用户主动贡献出的个人数据,来精确推荐可能更合自己口味的产品和服务。显而易见的是,个人数据的使用权正在逐渐模糊:谁使用它们、使用它 们做什么和如何使用它们,我们很可能一无所知。
在学术专家看来,网络公开个人信息、发布个人敏感信息、传播令人尴尬的图片或报道、链接过时的 个人不良记录等,都是可以通过内容表达直观可见的形式,属于“显性数据”;而“隐性数据”则是指通过Cookie等技术,在用户事先授权或默认的情况下, 网络服务提供者或关联数据公司记录上传网民在网络的行为,包括利用浏览器记录、输入法记录、网购行为、网络交易记录、视频观看记录、即时聊天信息、网络游 戏记录等。
目前,对“隐性数据”的合理化使用支撑起了大数据时代的根基,尤其是在云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站对用户数据的搜集和传递活动接近“隐 形”,用户既无法察觉,也缺乏必要的防御手段。应当说,网络“被遗忘权”不仅仅局限于“显性数据”使用,更在于对隐性数据使用的约束。但现实的情况是,即 使是“隐性数据”使用本身都难以被发现,更何况要求网站积极履行用户的“被遗忘权”,这的确令人担忧。
与走在前头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网络隐私保护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层出不穷的“插件”、“木马”还会来非法窃取用户“隐性数据”。“国内的互联网法制化还很遥远。”不少专家都表示,按国内目前的法律状况来看,若想解决网络隐私问题还尚有难度。
虽然这听起来令人十分沮丧,但在立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完全泄露出去,仍然需要人们不断摸索和努力。除了选择保护个人隐私的浏 览器,用户们在注册邮箱、论坛和各种网络社区时一定要谨慎,不过多地使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并且在设置密码时选择更为复杂的数字排列。在使用各种社交工具 的时候,也要弄清其分享机制,并设置好自己的隐私分享原则。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