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的全国两会上,关于4G资费的高低,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率表示,目前三家运营商的4G资费的确比较高,未来将督促电信运营商考虑民声期盼,靠鼓励竞争“让运营商把资费降下来”。在参加全国政协分组讨论时,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也同时承诺,中国移动正在计划进一步降低包括4G在内的流量资费套餐价格。
自去年12月工信部发出4G牌照,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推出4G服务、移动版4GiPhones5S上市、中国联通宣布本月18日启动4G服务……在过去的这两个多月里,与4G相关的新闻,在媒体和网络上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又以4G资费高低的争论,最能刺激公众的眼球和神经。以至4G的网络究竟覆盖得怎样?网速能不能达到运营商此前的承诺……这样一些基本的关键问题,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
本刊日前请来两位数码达人,分别体验4G的网络服务,以及4G资费使用情况。网速快不快?费用贵不贵?还是让数字来说话。
测网速 只要有信号,网速就是爽
体验者:陶先生(微博名“开心的陶爸爸”)
使用设备:4G上网卡、小米随身WiFi、运营商4G定制版三星Note2手机
体验时间:2月18日下午、3月3日下午
2月18日下午,记者和“开心的陶爸爸”约在虹桥遵义路一幢办公楼外碰头。上了车后,老陶二话不说掏出笔记本电脑、连上4G上网卡、点开爱奇艺播放高清版的“康熙来了”。几秒缓存后,屏幕上的画面就开始流畅播出。此时车子正行驶到内环高架内圈近月星环球港附近,老陶打开电脑上的360宽带测速器和iThouch上的Speedtest测速软件,360测到的实时网速是7.67MB/s,折算成带宽,就是61.36Mbps。
当天的测试路线,计划沿内环高架内圈往杨浦大桥方向前往浦东,再从浦东陆家嘴经延安东路隧道,沿延安路高架回虹桥地区。内环浦西段一直到杨浦大桥,4G网络的下载速度始终非常稳定。在内环线内侧武夷路入口、月星环球港、武宁路、沪太路、南北高架、杨浦大桥浦东段下引桥这六个测速点,360测速测得的平均网速达到4.68MB/s,折算成的平均带宽为37.4Mbps,Speedtest测得的平均带宽也达到了23.8Mbps。
车子进入浦东之后,路变得好开了,但4G信号第一次出现了不稳定,“康熙来了”播得断断续续。到了住宅相对稠密的花木路罗山路附近,情况又好了起来,“康熙来了”开始恢复正常,360测速测得的网速是2.9MB/s,折算带宽是23.2Mbps、而Speedtest的带宽为22.3Mbps,两者数据非常接近。
从罗山路往陆家嘴方向,4G信号表现一直不错,一路上“康熙来了”没有一次中断。在龙阳路地铁站、浦建路、东绣路、塘桥由由大酒店、浦电路、金茂大厦这5个测速点,360测速测的平均网速为2.84MB/s,折算的平均带宽达到了22.8Mbps,高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延安东路隧道目前还是4G的盲区,三星Note2手机上的信号标识此时也已转成3G。好在一出隧道上了延安路高架,到了近西藏中路附近,360测速上的数字达到了7.59MB/s。此后一直到娄山关路下匝道,“康熙来了”一直顺风顺水。在延安路高架近南北高架、展览中心、江苏路、凯旋路、娄山关路这5个测速点,360测速上的平均网速为2.9MB/s,平均带宽达到23.2Mbps。显示无论是浦西还是浦东,目前上海城市中心地带的商业及居住区域,4G网络的户外覆盖已经相当成熟稳定。
本周一下午,记者和“开心的陶爸爸”再次出发。这一次的测试线路是从虹桥沿内环外圈,经南浦大桥前往浦东的世博地区,回程走龙耀路隧道,经上海南站沿沪闵高架到徐家汇,经华山路、中山公园回到虹桥。这一次老陶换了优酷网当天的高清版奥斯卡颁奖花絮,一路上从吴中路开始到南浦大桥浦东段下引桥,视频播放流畅稳定,沿途8个测速点,最高网速达到4.98MB/s(内环高架近吴中路),最低的也有1.81MB/s(内环高架近上海体育馆),平均网速为3.61MB/s,折算平均带宽是28.8Mbps。
在南浦大桥浦东段下引桥处,奥斯卡颁奖花絮出现了第一次中断。不过到了浦东南路高科西路,网速很快恢复到了6.27MB/s;到了世博会中国馆周边,网速变成2.29MB/s。回到浦西,绕经上海南站驶上沪闵高架,一路上网速起落比较大,不过颁奖花絮的流畅播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至少画面、声音没有任何延迟或是“卡”住的迹象。从上海南站南出发口到遵义路长宁路总共10个测速点,网速最低的地方是南站(2.19MB/s)、最高的是华山路湖南路口(8.79MB/s),这也两次测速中测到的最高值。排名第二的是中山公园地区,网速达到6.67MB/s,高于徐家汇中金国际广场附近5.82MB/s的数值。10个测速点的平均网速为4.82MB/s,折算平均带宽为38.6Mbps。(见表1)
汇总了两次测试的数据,“开心的陶爸爸”说了两点体验:
第一,中心城区的4G网络已经基本够用,只要有4G的信号,网速就是爽。第二次测速总共用了大概80分钟,跑掉大约4610MB流量,折合每分钟使用57.62MB流量,相当给力。
第二,4G和3G的使用感受完全不同。平时在3G状态下,不太会用手机下载文件或者看高清视频,因为知道速度慢,而在4G时代,这些应用都能顺畅操作了,这是原来无法想象的。
算资费每月5G足够用
体验者:徐先生使用设备:运营商4G定制版三星Note2手机
体验时间:2月17日——2月23日
和“开心的陶爸爸”一样,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徐先生也是一高段位的3C产品玩家,加上本职工作又与IT相关,自然对新鲜出炉的4G“高度关注”。早在去年,小徐就已抢在第一时间报名成为4G友好体验用户,春节里更是“先用为快”入手一台4G版Note2。
虽然对3C新产品倾注巨大热情,但小徐却不是那种沉迷其中的“重度使用者”。刚刚“晋级”当上爸爸的他平时工作很忙,空下来还要帮着太太父母照顾小孩,照他自己的说法是“理性发烧友”。如果以他的使用习惯来测试4G的日常流量使用情况,相当具有样本价值。
在从2月17日到2月23日为期一周的测试体验中,小徐在手机上装好各种流量统计和记事应用,事无巨细记录下一天中每一次上网的流量使用变化。根据他的记录,整个测试周流量的总消耗为1196.48M,平均每天的消耗流量约为170M。如果累计叠加到一个月的话,月流量消耗就是5G左右。对照中国移动的4G数据套餐标准,月支出可以控制在180元左右。
翻开小徐的记录可以发现,流量消耗中的“大头”,是高清视频实时收看和下载,7天中与视频相关的流量消耗,占据总流量的一半。至于大多数人日常中使用最频繁的微信、导航、新闻、邮件收发、杀毒等应用,和流量的消耗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以2月18日/周二这天的使用情况为例——7:00:刷了下微信“朋友圈”,看了几个帖子,耗费流量213K。
7:15:
打开新浪新闻浏览了两篇新闻报道448k。
7:25-8:30:
开车上班,打开导航。全程12公里,由于高峰路上较堵,变换了几条行驶道路,一个小时到达单位,流量耗费900k。
9:00-10:00:
在办公室用手机接收了几封邮件,3秒下载了2个附件(文字781k,图片6.2M)。
10:00-11:00:
用微信与朋友聊了几句,213K。
11:30-12:00:
午餐时打开手机新浪网,看了几条新闻报道,201K。
12:00-13:00:
午休时分别打开视频软件各一分钟,其中搜狐视频为16.97M;和视频为12.11M;和视界为16.93M;腾讯视频为69.16M。通过视频软件缓存了电视剧和短片,其中搜狐视屏为140M;和视频为220M;和视界为90.73M。
14:00-14:30:
对使用的4G网络进行了2次测速,Speedtest耗费流量39.60M,这里要提醒一下,Speedtest之类的测速软件虽然用起来很方便,但使用过程中本身的流量耗费,会大大超出你的预料。
15:00-15:30:
在MM商城下载了几个软件(QQ、天天动听、应用宝),耗费流量32.30M。
17:00-18:00:
刷新微信中的“朋友圈”,耗费流量1M。
18:00-19:00:
下班回家,打开百度地图导航,耗费流量2.5M。
小徐表示,运营商现在有流量和资费“双封顶”保险,以及各档阀值的流量提醒功能,正常情况下,用户的流量消耗,绝对不会“野豁豁”。(见表2)总结一周下来的流量使用情况,小徐的体验有以下两点:
第一,4G手机和之前3G的使用场景相当接近,最经常使用的还是社交、看新闻、导航、点评等“轻应用”。从这点来看,4G资费绝对值虽然不低,但从用户的使用感受来说,不算贵。
第二,手机在线视频以及下载虽然非常“爽”,但还是比较耗流量。有专家曾表示,以现有的4G资费模式,视频应用就难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此言不虚。不过,小徐也很乐观,他认为技术和市场的进步速度,往往会超出人们的预期。随着城市里WiFi热点的不断增多,大多数人将逐渐习惯LTE+WiFi的混合使用方式。如果未来WiFi热点以时长收费的话,4G的优势就将瞬间“秒杀”。
还有,在国外,社交、视频、游戏网站为用户流量买单的“后端付费”模式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拷贝”到国内来,只是时间问题。到那个时候,在LTE环境下看视频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开心的陶爸爸”也认同小徐的感受。他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社会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质疑。正如几年前3G业务刚推出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当时有不少人质疑3G只是纸上谈兵,对于用户没有什么用处。但到了今天,几年前还是“高不可攀”的3G网络,甚至都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用户需求了,需要更快的4G网络支撑。在4G时代,如果你只想获取和3G相同效果的内容,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流量消耗,只会给你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在注重商机的时代,快人一拍,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链接
带宽代表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以“Mbit/s(又称Mbps)”表示,其含义是指“兆比特每秒”,这个小写的b是指bit位数。带宽就好比公路系统中道路的宽度,提升带宽就相当于把道路拓宽,这样车就可以跑得更多更快。
传输速度是指接入线路能够达到的速度,以“MB/s”表示,其含义是兆字节每秒,此处的大写B是“字节”(Byte)一词的英文缩写。传输速度越高,上网等待的时间越短,用户感受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机中,每8个单位的比特为1个字节,即1Byte=8bit,也就是说1MB/s等于8Mbps。举个例子,4G的最高理论下行带宽是100Mbps,换算下来,最大的传输速度就是12.5MB/s。
流量是指在一个时间段里所传输的字节总量。
带宽、传输速度、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经常容易混淆。简单来说,可以用家中的水管来形容——供水管道的直径可以衡量运水的能力,主水管直径可能有2米,而到家庭的可能只有20厘米。在这个比喻中,带宽好比是水管的直径,传输速度就是指每秒能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而网络中的流量,就是指在一个时间段里用掉多少立方米的水。
文汇报记者 朱伟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