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等》[加]乔舒亚·甘斯(Joshua Gans)[澳]安德鲁·利(Andrew Leigh)著 石烁、郑秀儿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月版
《创新+平等》这本书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如何创造一个更像《星际迷航》而非《终结者》的未来”。对于科幻迷而言,他们可能并不熟悉这本书,但却熟悉《星际迷航》和《终结者》这两部经典影视作品。大致讲,《星际迷航》描述了一个技术创新与平等分享相得益彰的精彩世界。与之相反,《终结者》则是一幅末日景象,人工智能发展到极致形成了自我意识,而难以与人类共存,于是发动了毁灭人类社会的末世大战。这两个世界,你想要哪个?
理论上看,创新会带来不平等,也会中和不平等
本书的标题直白地给出了答案,当然是“创新与平等”共存的世界更令人向往。但现实会这样简单吗?理论上讲,创新源自经济要素的创造性配置,从而产生超出过去水平的先进生产力。但创新的起点往往就是不平等。经济学家习惯将创业作为广义的创新活动。一些人具有企业家精神,他们更愿意承受风险,也就会参与创业活动。可见,创业天然地需要企业家精神来启动,而这恰恰反映出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平等。并且,创业的结果又会产生财富的不平等,这是因为创业成功的概率十分渺茫。那些失败的创业者可能赔掉本钱,但成功的企业家却会获得巨量财富。
技术创新同样伴随不平等,并且这种不平等受到专利制度的保护。推动技术创新需要知识、资本、人力、管理等要素的巨量投入,形成研发成本。那么,研发成本如何收回?一个办法是专利制度,即国家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的制度。在专利保护期内,发明人独享专利的收益。但是,专利保护过期后,这项技术就会向全社会公开和传播,从而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并且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样看来,消灭不平等可能反而会抑制创新。并且,许多经济学研究都表明,创新会推动经济增长,而通过经济发展,社会福利总体上会增加,这又让创新间接地促进了公平。结果,创新带来的不平等同样会因创新推动的社会福利增长而得到中和。看上去,情况似乎没有那么糟糕。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创新与平等需要共存呢?
诺奖获得者哈特主张,公司致力于股东福利最大化求公平
问题在于,伴随创新而来的还有市场垄断和负面外部性,这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教授2018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演讲。我很荣幸地主持了这场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与哈特教授对话。哈特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创新和创业活动是利润最大化导向的。然而,股东并不只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他们也关心公司的决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哈特教授强调,应当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的方式来改变公司目标。也就是说,公司治理当中应当把目标转为股东的福利,而非公司的市场价值。这样一来,股东在决策时就会将不平等问题纳入整体福利的考量当中,进而实现公司行为负面外部性的内部化。简言之,哈特教授支持通过改革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来实现股东福利最大化,这当然也会促进社会公平。
本书观点:增强技术对劳动岗位、劳动收入的包容性
不同于哈特教授的思路,本书的方案是变革国家的创新环境、劳动环境和社会福利体系。作者提出,应增强技术对劳动岗位、劳动收入的包容性。随着技术进步,人工岗位应当更多,工作环境应当更人性化,工作流动应该得到保护,劳动收入应当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另外,作者还提出,应当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适应性,这需要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并通过互联网慕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度。最后,作者认为,所得税退税应当向低收入家庭更多倾斜,在社会福利、税收和就业方面,应当更加重视性别平等。
对中国启发:创新与平等中实现均衡的高质量发展
虽然本书的分析和方案是基于美国来提出的,但本书仍然对中国制定包容性的创新政策和社会政策具有启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实现现代化同样需要在创新与平等中实现均衡的高质量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针对共同富裕问题,我在2021年曾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我提出,应通过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经济蛋糕。同时在政策上,应鼓励那些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经济活动。并且,要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大多数劳动力能在正规部门就业,收入和福利有保障,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渠道。
随着本书娓娓道来,相信读者将与我一样对创新与平等共存的那个世界逐渐充满信心。无论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还是专家学者,甚至决策者,我们都生活在创新驱动增长的大时代中。本书的分析再一次有力地强调,长期可持续的创新和经济增长需要平等的社会来支撑。更重要的是,本书指出了创新与平等实现共存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略,这本身就是通过一场理论的创新促进了知识的平等。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乔舒亚·甘斯教授以及澳大利亚众议院议员、曾任经济学教授的安德鲁·利博士。该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我很高兴第一时间阅读了本书并写下以上文字,作为中文版的序。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作者:张军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