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先生已经87周岁了。在2016年3月,记者曾做长篇专访《成中英:是第三次再谈“中国哲学再创造”的时刻了》;2018年8月他从北京南下参与了上海书展,为文汇讲堂新书《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复兴》站台,与陈卫平教授对谈中国哲学的特点。2016年采访后,记者目送他一人推着行李箱进入机场候机厅,他的学术旅行一直独来独往,没有助手,那年他81周岁。而在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举办的4.5天内,成中英先生身在夏威夷家中,但是大家都看到的是他的东八区北京时间(夏威夷比上海慢18小时)。他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重要的讨论,第一天27日的下午,他主持了第一场特邀大会“中国哲学如何走向世界”,并做了28分钟主题演讲,此后,很多场他都会提问。
昨天(7月1日)上午是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最后半天,他以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创会会长(1975年起)、荣誉会长的身份做了收官的第九场大会演讲《天地之心与中国哲学的世界精神》(On the Heart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World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他指出,以天地万物一心为特点的中国哲学具有三种世界精神:道心、仁善、天命,同时也可以创造性地应对来自西方哲学的超越性、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与真理、现代道德实践等三种挑战,在自我丰富与转化中唤起中国哲学创新的觉醒与真诚的回归,向世界哲学提供新的资源。
7月1日,成中英先生以创会会长身份做大会演讲
中国哲学前行动力:自然宇宙本体论
主持人姚新中教授作嘉宾介绍时提到几个关键词:1964年为哈佛哲学系博士,曾师从分析哲学大师奎因,被认为是全面深入研习现代西方哲学第一位华语学者。作为国际易经学会会长,成中英指出,中国哲学具有“自然宇宙本体论”的特征。中国先人通过农耕确立了观察世界的时空视野,这也成为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精神。本立而道生,中国哲学的本在于以人性为天性的一体化,儒家和道家都从《易经》中创造性变化的思想发展出来。中国哲学的道在于人同德于天,体现自由精神与繁荣和平。
“《易经》的核心思想和传承一直推动着中国哲学前行。”成中英指出,《易经》中“资始资生”折射出的乾坤精神,从先秦儒学传承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1130-1200),转化为“天地生物之心”,把生命从自身推广到万物,形成“感通万物为一体”的仁爱精神,而这在早110年出生的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1077)看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精神,及至明代心学家王阳明(1472-1529)表达成“致良知,行良行”。
天地之心在历代儒学大家这里得到传承。左起为张载、朱熹、王阳明
成中英分析,这种中国哲学的“天地之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行为动力,因此,会把克人欲充实天理作为纪律,“这就是仁的精义所在。”天地之心导出的天人合德在《易经·系辞》里也有具体的表达:“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同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士敦乎仁,故能爱。”
对于中国先人如何在公元前800年形成了自然宇宙本体论,即感知生命的创造力蓬勃发展的自然秩序,梳理《易经·系辞》第三章到第六章,成中英运用现象学与知识论还原了“深知成像”过程。这其中,历经了七个步骤:观天下之万物—感生命之蠕动—观其所感—感其所观—观感汇通提升层次—建立观感整体的统一,掌握一个主客相应的具体物。
“中国哲学的重建和再发展过程,都是以回到自然宇宙观为开始点的。”虽然每个时代的特性会不同,但在思想方向和价值取向上皆如此。成中英指出,自然宇宙观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存在方式,主导了人存在的自然倾向,是个人与群体发挥创造力和实现生活价值的基本原因,也是人类走向天下一家或曰全球化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动能。
中国哲学的世界精神:道心、仁善、天命
既然天人合德,能充分实现“人能弘道”的价值,这也体现为中国哲学的世界精神,具体而言就在于道心、仁善、天命。人的宇宙精神,不仅仅是儒家的理想而已,人道不仅以天道为准则,并以智慧与道德的行为来体现人存在的目的。
成中英以孔子的仁、孟子的善、子思的诚为例,具体一一展开。
自左向右,孔子崇仁,孟子主善,子思倡诚
熟读《论语》的国人,都能感知到孔子对父慈子孝关系的体察,对君民关系的主张,对社会人伦关系的认知,甚至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悟,以“仁”为基础建立基础人格,以“仁义”为行为的标准,建立起和谐社会与正直的国家制度,这是孔子对“天地之心”的终极感知。
孟子主张人性为善,人心包含的宇宙活力能创发生命及维持生命价值。这种善在行动中体现了世界精神,人与天地之心相依持,周转循环,生生不息。
世人往往会忽略撰写《中庸》的子思,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成中英认为子思以主张“诚”来说明人的心性具有的创造力,他扮演了继往开来的角色,充分发挥了《易经》的宇宙本体论思想。人性即天道之所命,能够自觉理解宇宙的真实且发挥宇宙的创造性,并实现人的终极理想。成中英分析,《中庸》发展了《易传》和《论语》,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子思将天地至诚之道的真理观,人的尽性于天地的生命观,淋漓尽致地做了发挥。
就先秦儒学对“天地一心”的理解,成中英提示我们不该忘了荀子。“从现代化立场来看,荀子是第一位将知识客观化的儒家大家,他善于转化易经的智慧和语言逻辑,提出了人的主体性与世界的旁体内外一致的思想。”
应对挑战:超越性、新科学、道德实践
毋庸置疑,中国哲学的自然宇宙观也经历着时代和西方哲学的挑战,最显而易见的是三种:西方哲学的超越性、现代科学知识和真理、现代道德实践。成中英逐个予以回应和破解。
首先,西方哲学中一直有个超验的上帝存在,它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超越现实与自然而存在。“我们可以理解上帝其实是宗教的可信性问题,非一个知识的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自然宇宙观,可以视为是宇宙生命发展的自觉阶段,是内在于宇宙的生命。荀子对“神道设教”有这样的解释,“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这里的神仍然是人对自然的创设,是人的内在性的延伸。
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真理的挑战,成中英首先梳理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17世纪哥白尼天文革命发展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20世纪有了新物理学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这些学科都呈现了“宇宙是物质的能量的存在”。而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并不忽视生命的自然发生,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都致力于用符合当代自然科学的运动规则来加以说明。
从哲学观点来分析。他认为,斯宾诺莎、黑格尔都曾流露出,自然宇宙的生命性与精神性完全属于宇宙的内在超越精神,莱布尼兹甚至将中国的自然宇宙哲学看作是自然神学。
由此可以这样转化,现代自然科学的宇宙观和中国的自然宇宙的生命观相互对应,后者的优势是整体的直观和亲切的体验,因此,可以“重视逻辑和经验科学,把它看成人类生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自左向右,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都肯定自然宇宙的生命性和精神性属于内在超越精神
对于现代道德实践,与此对应的,有儒家的刚健自强、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哲学,有道家的谦和包涵、柔弱胜刚强、保固生命的道德哲学。成中英认为,西方现代道德实践源于西方的工业化,在上帝信仰转化为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后,造就了一大批实用主义信徒,迷失在自我膨胀的生活方式中,也导向了国家政治的霸权主义,“更可悲的是,造成了存在的无根感和失落感,中国社会也有向此发展的趋势。儒家的德性主义和道家的自然主义,可以使人的生命重获丰富的价值和向上追求的力量。”
同心圆:代际传承、技术传导、中西融合
第23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主题“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在成中英的演讲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中国哲学创新性发展、世界哲学参照资源、应对全球性热点。而“疫情会议”的形式呼应了法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审美价值,随后议程和闭幕式嘉宾发言在感谢声中突出演绎了这一点。
闭幕式时播放着往期会议的合影截屏组合,点亮着众人的记忆
*代际传承:英语学界最活跃的学术团体
代际传承是本次大会显著特点。大会随后由傅伟勋基金会主席、圣地亚哥大学哲学系教授华珊嘉(Sandra Wawrytko)博士宣读了本届论文获奖者,他们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段重阳、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Timo Ennen、河北大学青年教师王开元,而2000美元的奖金必然会有溢出效应。
国际中国哲学会执行主任庞安安在盛赞此次会议的活力和参与纪录后,骄傲地和在线的数万人分享:国际中国哲学会是英语学术界人数最多的机构,唯一的说双语的学术组织,从未间断地每年在美国举办7、8场大型活动,她推荐《国际中国哲学季刊》的网页和学会的报名表格,欢迎更多年轻学人加入到这个已经拥有近千人的学术机构。大会也激发着年轻学人的主体参与意识,记者在其他专题讨论中,听到了青椒们(年轻教师的自嘲称呼)或博士生们在表达“大牛在言说大话题,我们言说什么呢?”
上图:三位获奖学人:Ennen、段重阳、王开元和颁奖嘉宾华珊嘉(Sandra Wawrytko)
下图: O'Neill作为代表,接过大会会旗,他将亲自带回美国,交给加州大学的瑞丽教授
在例行的会旗传递环节,博士生Rory O'Neill从本届 ISCP 会长杨国荣手里接过神圣的会旗,下一届主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瑞丽介绍了明年举办的第23届大会主题“中国哲学多样性”的聚焦点,网友立即在留言区打出:希望明年能线下线上并举。这4.5天中,很多专场人数超过10万,其中的主力军与全国高校90余个放假在家的学子们不无关系。
*技术传导:在线会议直播惠及象牙塔外人
除了代际传递外,从专业圈扩展到社会面也同步形成,而这些源于技术传导。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国。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知识或理念的传播离不开技术的升级。先秦时代,孔子将传授给贵族子弟的学说推广到平民,开设杏坛,以肉脯等方式广收平民弟子,使得儒家学说得以普及;西方从中世纪转入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人古登堡(1398-1468)对西方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使得书籍从神学院广泛流入民间有了可能性,启蒙得以实现;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20年的疫情刺激了线上会议技术的升级发展,使得各种线上会议、讲座的传播得以便捷普及。
此次大会期间,9场大会演讲,11场特邀会议均有华东师大微信公众号直播且有回看,90场专题会也有腾讯会议号和直播,惠及了广大的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记者时常是一个房间播放着“宋明理学新发展”并录音,另一个房间播放着特邀会议的视频号直播。
闭幕式部分嘉宾大合影
*中西互融:话题多样,深度加大,学科分类打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形式提供了便捷,内容则助力粘性。ISCP会长杨国荣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这120场活动的精要:论题丰富而多样,在人物考察方面,涵盖从先秦到近代的不同哲学家;在学派分析方面,兼及儒释道,以及名、墨、法各派;在比较研究方面,既有中西的对照,也有中印思想的分梳;在哲学问题的探讨方面,则涉及本体论、宇宙论、政治哲学、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等领域。
具体而言,在如何理解世界的问题上,与会学者所追问的分别涉及何为物?物与名是否相关、如何相关?怎样分梳心与物、性与理的关系?阴阳与世界的存在变化呈现何种关联?在如何理解人这一方面,问题指向何为人、如何成就人等反思,考察既涉及早期儒学的人禽之辨,也包括中国佛教的《原人论》,前者侧重于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定位人,后者则试图超越自然变迁,从前世与后世的衍化以及人的不同处境与自身作用的关系中理解人。
青年学子是这次大会踊跃的参与者,图为学子们的合影截屏
他肯定,从形上层面如何理解世界与如何理解人自身,这一进路既与西方philosophy内含的智慧之思相一致,也上承了中国性与天道之学的传统。既展现了世界哲学的开阔视域,并多方面地表现出新的理论深度。
最可喜的是,不仅地域上有全球的哲学人共同参与,关键是有不同方法论碰撞。不少从事西方哲学,包括分析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学者,也参与了学术讨论。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外哲学界都存在一种学科划界的突破尝试。
上述三个要素在不同角度形成本次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影响力的同心圆。
闭幕式上,由现场的顾红亮(上图右)主持,庞安安(下图左)、瑞丽(下图右)、杨国荣(上图中)发言
普遍得到赞誉的是线上大会组织的流畅与周到,在美国的学者赞誉声中有感谢更有几丝羡慕。据会议负责人陈赟教授介绍,华东师大哲学系共动员了80余位本硕博学生,预备了三套方案,学生们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家里操作,有些人在日本、德国、美国协助相关学者进入腾讯会议室参会,其中包括9月份即将入学的硕博新生。学子们无缝体验了学术饕餮盛宴,或将影响一生。这里既有上海数字转型的城市目标的加持,也有这座特大型城市“绣花针”治理理念的熏陶,更有华东师大将“卓越学术”和“卓越育人”相结合的理念践行,还有2015年以来哲学系中国哲学全英文项目的滋养,国际学生更是发挥甚多,巧合的是其中一位进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深造博士,导师正是ISCP下届主席瑞丽教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闭幕式主持、华东师大副校长顾红亮教授以一句朴素的“大会虽结束(close),但交流未终止(end)”画上句号,而它将温暖、激励着更多全球各地的中国哲学学人来加入、思辨、论道,并合力将中国哲学推进为世界哲学的一种,如创会会长成中英40年前所言,“中国哲学应该成为世界哲学,能够成为世界哲学。”
文末链接:
作者:李念
图照:皆为获权截屏,和网络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