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活在明朝的孩童,从小会读些《三字经》《百家姓》,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有条件会进入私塾开蒙,跟着先生再念《论语》《大学》等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等做人规范熟稔于心,付之以行;无论他长大后务农、经商或科举为一方父母官,都会敬重文天祥这样的英雄,会敬佩于谦这样的忠臣。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社会共识,这得益于传授知识和价值观念,包括谋生能力融为一体,且一以贯之。
这样的例子对当下深入推进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下简称“一体化”)有何启发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年,上海教委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两年有余时,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教师普遍对一体化变革感受强烈,而学生感受不如教师。改革历来就是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当下,又如何借将十九届六中全会最新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简称“习思想”)及时、有效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东风,进一步将这个铸魂育人的一体化工程深化?
12月11日,作为思政课最关键方的教师们再次集合做着顶层设计,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召开,主办方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第一个议题就设为“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
12月11日,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召开,此为线下与会者合影,线上线下20余家单位参加,450余人线上观看
教材设计一体化:
为何德育课要提出大中小学一体化?而数学学科并没有提出一体化?国家教材委员会兼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再次强调一体化对教材的要求是保持精神的一致。他分析,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同样要求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提下,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中国特别需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人才,这样才会有一代代的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青年。他以美国的文化自信与国力同步发展为例来论证。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并不那么强,一般都以到欧洲拿个学位为荣,但随着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国,各国人才纷至沓来,文化自信也随之产生。中国也已经到了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
20世纪初,美国高校并不那么强,在成为超级大国后,文化自信随之产生。
*中学生背100个法条尤其是《宪法》
“《宪法》要在中学阶段就背出来。”参与设计法治课程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大文具体举例,说明如何在法治教育上培育家国情怀的认同。他介绍,法治教育贯穿在小中大学各阶段,小学学《道德与法治》,高中教《政治与法治》,大学讲《思想道德与法治》。“原则是每阶段各有侧重。”小学侧重于生活规则的启蒙教育,比如,商场里的自动扶梯,有黄线的是左行右立,没有的是站着不允许快速通过,这是小孩子从小要懂得规则。而像“司马光砸缸”强调灵活拯救的同时需要注明缺乏法治意识。中学侧重于法律规范的认知。中学生记忆特别好,11个学期背10个法规并不难,中学毕业如有100个最重要的法条牢记在心,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就雄厚了。“尤其是《宪法》,如果第一条第二条都背不出,对国体、政体、国家基本制度、根本制度认识很模糊,国家观念就难以树立。”法治价值认同是大学的任务。陈大文认为,大学无需再背诵,要通过思辨去认同法律价值。
每年的宪法日宣誓效果明显,对《宪法》第一第二条的掌握,有助于加深国家认同意识。
*通过《民法典》阐释科学立法内涵
教材和课程的一体化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的一体化。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金涛分享了高中法治课上《民法典》的教学案例。第一环节,用时间轴展示制定历程并划分阶段,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每个阶段特点,然后阐释一个亮点及理由,以此来体会科学立法的含义和原则;第二环节,针对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有哪些重要意义,并进行角色模拟,如果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成员,今后该怎样立法,旨在了解依法立法的要求;第三环节,结合个人信息受到侵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立法要素。“这样层层递进,了解科学立法,也和初中及高中的教材对接。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金涛也坦言,这样一节课备课量庞大,首先要求教师有两个观念的改变:一是单点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二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思维并重。
学习《民法典》,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过程
*《决议》将融入高校思政各大课程
作为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如何将党史的最新决议及时又有机融入呢?在形而下的操作上,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谈了自己的设想和一些困惑。他认为,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简称《决议》)里哪些内容要进课堂,依据是什么?第二,春季学期开始,《决议》首当其冲要进入《形势与政策》课,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中要融入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尤其是3.6万字里占据1.9万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思想”的融入自然是应有之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要把中国共产党历程的四个阶段融入,在研究生公共课《理论与实践》中自然要有理论创新内容。但是像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涵盖13个方面,是全文进入还是概括后进入,如何解释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都需要老师的深入学习和课程的统一筹划。最后,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和《决议》的关系。他认为教材是本。他也提出传授的方法问题,是硬融入还是软融入?哪些学生会爱听,哪些会有疑问,如何解决?
党的第三个《决议》内容将及时有效融入大学各门思政课
对于硬融入还是软融入?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强调要依靠老师的主体作用中的转化能力。“学科内容的先天属性并不能带来这门课程育人的良好结果,还要依靠教师的主体转化。”他建议,编教材时要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育人意识、育德能力”是关键。
体制上如何联动?
除了课程的科学贯通设计,一体化需要体制机制的保证。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致辞中总结五年来上海思政课程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不断积累经验。在体制机制上,架构了自主体系打造了平台,培育示范区和教育集团,在知识培养协作上联合打造教研基地。在内容上“习思想”课程向中小学延伸,推出中国系列课程区域版本。虽然一体化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但是不少有益的尝试正在不断涌现。研讨会上,松江区和徐汇区分别分享了体制一体化上的经验。
*松江区八校联盟将推“一联盟一精品”
10月下旬,八所学校接受松江区颁发的“一体化联盟牵头校”荣誉证书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认为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已毋庸置疑,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实施和实践的问题。东华大学马院和松江区教育局于10月已推出了《松江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一联盟一精品”课程群是其中的核心项目。具体来讲,在松江区的八大高校附校如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等,牵头形成八大联盟。比如,东华附校是盟主学校,大学指导单位是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高中是上师大附外中,联盟的中小学有松江第三实验小学、方塔小学、中山永丰中学。课程以语文历史为骨干,其他各门课程为拓展,联盟旨在实现“一联盟一精品”课程群建设,同盟校内部共享,逐步辐射全区,这样有利于“全程贯穿”、相互呼应。
11月29日晚,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做客上海大学马院“理论中国”首讲,讲解十九大六中全会精神
这样有多重益处,一是确实有效地培养、提升思政教师队伍。二是源源不断地把大学资源向中小学辐射,比如各高校的“中国系列”课程,还可以开发“大学之府智慧资源融合”行走课程,形成“交通中国”等实践体验。三是可以建立数据库资源。目前已设立了秘书长、副秘书长,高校实现轮流担任制。可以有效地推进各方面要素的整合。
*多维度的一体化正提升整体质量
这个已经开展的“大手牵小手”行动方案,正体现了华东师大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在致辞中对一体化走深走实提出的建议,一体化建设要有系统观念,既体现在一体化内容教学谋划上,也体现在教师队伍培养中;一体化建设要坚持多维度的一体化,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虚拟教学一体化结合起来。
而这样多方联动的第三届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也起到了沟通信息、相互学习、提出建议的多维度一体化效果。
华东师大二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苏百泉给与会者传递了一个信息,目前的高中生都是00后,他们都是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而成长起来的,自己的人生体验就可以感受到中国快速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此,从实践中来看,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并没有预想中的困难,“00后对家国认同是比较强烈的”。
华东师大二附中思想政治课上,00后对家国有高度认同
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确实是需要在整体设计和每个教师主体需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提出,小学讲故事、中学讲道理、大学讲理论是一个指导原则,背后是遵循了学生成长各阶段的教育规律,他周围同事的孩子特别喜爱奥特曼、蜘蛛侠等动漫,因此小学阶段思政课的设计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卫平则指出,延安中学和遵义联网共上一节课;长三角红色资源联动都是很好的实践探索,多维度一体化还可以体现在大中小学生共同谈一个问题。学生的不同思维之间也会起到很好的激荡。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建新肯定目前的大中小学一起备课,跨课程、跨学段是一个好方法。由此,目前中小学开学术会议时已经开始主动邀请大学教师前来,也实施了大学和中学教师互聘。
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 共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和我的祖国: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
“伟大的起点”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系列活动暨上海学校“四史”学习教育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精神血脉”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学观摩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对于信息共享的需求还是吸引了线上线下20家单位参加,4个板块26位学者发言,450人线上参与。这两年中,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华东师大马克思学院举办了四次生动的一体化建设的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思政课一体化的全链条教学模式,并发挥本校优势,探索思政课教师共建共教共学的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师资培养体系。前几次的教学场景在与会者眼前浮现,某种程度,一体化让各类教师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各关联方似乎都是“铸魂育人”大课堂里的“新学生”。谁是教师呢?时代对育人的要求,民族复兴战略的人才呼唤。而这些“新学生”是必须不畏艰难,尽快成才,啃下改革深化的硬骨头。
【相关链接】
作者:李念
照片提供:主办方及东华马院、上大马院
编辑:钱亦琛 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