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纽约时报》纸质版发表题为《同舟共济 定克时艰》的署名文章(4月5日刊登于该报网站)
【导读】4月6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刊发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的署名文章《同舟共济 定克时艰》,在文中崔天凯表示了自己为最喜爱的美国城市纽约成为疫情震中而痛心,除了呼吁“我们需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外,他在文末写道“我期待着下次去纽约,逛一逛充满爱和生机的街巷,去百老汇再看一场歌颂爱、勇气与希望的音乐剧《狮子王》。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近日,福山、基辛格、约瑟夫·奈等美国国关领域知名学者纷纷撰文,呼吁中美加强合作并预言世界秩序将因疫情而重构。
与此同时,4月3日,美国智库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表题为《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的声明,声明来自近百位美国前政府高官、专家学者,尽管其中仍然带有浓厚的“美国中心主义”和意识形态偏见,但声明呼吁美国与中国开展合作,共抗新冠疫情。4月2日,《外交学人》杂志刊发《百名中国学者致美国社会的一封公开信》,公开信反对将新冠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呼吁两国搁置分歧,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此信中文版最早刊发在3月31日环球网,百名学者中有黄仁伟、陈东晓等诸多讲堂嘉宾。今天讲堂转发美国声明和中国公开信。
4月3号,95名美国学者及前政要,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名叫《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的声明(图片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网站)
美国学界、前政要等声明
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全球卫生疫情大流行之中,威胁着数十亿人的生命和生计。这种冠状病毒跨越国界和国籍,在发现疫苗之前,任何一个国家的一群病例都将危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的命运从未如此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也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美国的领导和有目的的国际协调。
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在国内地方、州和联邦各级发起一场更有效的运动,阻止疾病的传播并保护我们最脆弱的人群。除了解决我们自身的缺点,美国必须与盟国和朋友合作,一起迎接冠状病毒的共同挑战,领导一个更广泛的全球努力控制,在国外战胜病毒,特别是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否则他们将会遭受这种疾病的肆虐。
没有美中两国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合作,任何抗击冠状病毒的努力,无论是在国内拯救美国人的生命,还是在国外抗击这种疾病,都不会取得成功。中国的工厂可以生产对抗病毒所需的防护装备和药品;医务人员可以分享其治疗该病的宝贵临床经验;它的科学家可以与我们合作,开发出消灭疾病急需的疫苗。通过20国集团这样的论坛,美国可以努力制定一个全球共同应对的框架,将中国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享相关科学数据;比较最佳医疗实践;协调努力,加快医疗用品的生产和分配;协调疫苗和治疗研究、试验、生产和分配的资金和临床试验。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国内外以人人都负担得起的代价消灭这种疾病。
疫情中的纽约华尔街( 路透社图)
尽管最近在抗疫方面取得进展,中国在应对冠状病毒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回答的问题:最初的掩盖;持续缺乏透明度;未能与美国和国际医疗当局全面合作;其公然的宣传攻势将危机归咎于美国。未来的揭露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尽管如此,我们这些署名人认为,合作的逻辑是令人信服的。
华盛顿和北京最近采取的步骤表明,两国政府都认识到这一时刻的重要性,并正在共同采取一些初步步骤。这项声明的目的是鼓励朝这个方向采取进一步的步骤,并表明两党对这种合作有广泛的支持。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提出了这一声明。
我们正在推动的这种合作是有先例的:在冷战最严重的时期,美国和苏联共同为全世界接种了天花疫苗。诚然,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利益和价值观上存在严重分歧。但是,美国不需要放弃自己的利益或价值观,也不需要宽恕中国处理危机的方式,就能在冠状病毒问题上展开合作。这些差异也不应妨碍太平洋两岸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科学家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合作,而这些合作构成了任何联合努力的核心。
为了及时防止或准备未来的疫情爆发,需要对全球冠状病毒大流行评估:它的起源;它能传播的条件;肩负应对的机构失败;事关数十亿人健康和安全的医疗供应链至关重要的潜在脆弱性等。但就目前而言,随着大流行席卷全球,重点应该是找到在国内外共同遏制和击败这种病毒的决心。两国和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将依靠它。
(署名人包括两党政府的前高官:前总统国安顾问苏珊·赖斯、斯蒂芬·哈德利,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前卫生部长麦克·莱维特,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前国安部长切托夫,前国防部长威廉·科恩、查克·哈格尔,前商务部长唐纳德·伊万斯、古铁雷斯,前驻华大使博卡斯、洪博培、洛德,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人。
还包括:前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威廉·伯恩斯、温迪·舍曼;前副防长米歇尔·弗卢努瓦;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拉塞尔、前白宫东亚事务高级主任贝德、麦艾文、格林、前副助卿柯庆生、谢淑丽。此外还有格雷厄姆·阿里森、福山、约瑟夫·奈、蓝普顿、傅高义、葛来仪、沈大伟等知名学者。)
4月2日,《中国百名学者致美国社会的公开信》在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Diplomat)刊发 (图片来源于《外交学人》官网)
百名中国学者致美国各界人士的公开信
期待国际合作再次在全球兴盛
尊敬的美国同行与朋友们:
我们是哲学、政治学、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军事学、科技等领域的100位中国学者,其中包括多位来自武汉的大学教授。我们聚焦各个领域专业,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表达对事关中美两国民众与全人类福祉的看法。
近来,我们听到很多将新冠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声音。我们认为,这无助于中美两国和全世界共同遏制这场几十年来最大传染病疫情的蔓延,无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
我们愿意真诚地向美国朋友们分享我们的看法。
此次新冠肺炎是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之一。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漫长与艰辛的全球持久战。各国应该团结、合作,而不是相互埋怨、推诿、指责。病毒没有国界,爱也没有国界。中美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用合作去影响世界,在共同的抗疫进程中,尊重科学,珍惜生命,让各国人民免受更大的伤害。
当前中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自疫情发生以来的两个月里,中国人民相互支援、上下齐心、艰苦奋斗,取得来之不易的成果。我们感谢在抗疫期间包括美国各界在内国际社会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中,病毒源自何处,尚不清楚。我们尊重科学、专业的意见。无论病毒源自哪里,中国同其他出现疫情的国家一样,都是病毒的受害者,都愿意与各国人民一起,阻击疫情的继续蔓延。
我们真心期待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精诚合作。期待国际合作再次在全球兴盛。我们呼吁所有国家团结起来,真诚合作,全力应对人类健康的共同敌人。
愿我们早日共同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
来自中国的100位学者
2020年3月31日
(学者名单:包启挺、蔡佳禾、曹文炼、陈定定、陈东晓、陈经、陈琪、陈忠阳、陈武元、陈云松、崔晓静、达巍、刁大明、丁刚、丁炫凯、董雪兵、杜志章、方长平、方兴东、冯雷鸣、冯晞、高健、高奇琦、郭万达、何辉、何茂春、何伟文、黄大慧、黄靖、黄仁伟、黄日涵、胡伟、姜安、贾晋京、贾敏、贾文山、孔新峰、蓝蔚青、李刚、李国栋、李牧、梁双陆、林成华、林丹明、刘锋、刘海明、刘仰、刘志勤、龙兴春、卢山冰、罗良清、梅新育、欧阳康、蒲勇健、潘庆中、秦安、史志钦、苏浩、储殷、储昭根、孙雯、孙晓萌、宋鲁郑、唐任伍、屠新泉、邢丽菊、徐二明、徐宁、姚树洁、易鹏、易剑东、汪金国、王朝恩、王磊、王绍光、王文(发起协调人)、王醒男、王义桅、王在邦、吴大辉、吴丹红、吴思科、夏立平、夏友富、杨光斌、杨雪冬、杨宇军、余丽、张东明、张海冰、张颐武、赵刚、赵可金、赵建平、张胜军、张卫良、张燕玲、张振江、周非非、周戎、周晓晶。注:加粗者为讲堂嘉宾,标题为编辑所加)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来源:综合中国评论通讯社、环球时报、法意读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