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文汇讲堂第49期嘉宾)
【导读】 时隔32年,美国在今年10月底首次试射陆基巡航导弹,如美国在本地区引进核巡航导弹以及低当量核武、新型陆基中导,都将对东亚地区稳定以及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而美俄在11月1日签署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为2021年2月,这是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美俄最后一份主要军控条约。而就在2019年1月,由中国发起了中法俄英美无核国会议,就谈及明年更大的挑战是,有核武器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核力量关系问题。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沈丁立教授(文汇讲堂第49期)始终在做追踪和撰稿,今分享其最新撰稿《希望大国“核焦虑”不要四处蔓延》,剖析近日大国秀“核肌肉”背后的其来龙去脉和潜在危机。
美国、俄罗斯以及西欧几乎同时陷入了“核焦虑”。俄罗斯上月在本土多地同时举行“雷霆-2019”战略核演习。与前年一样,美国在俄罗斯核演习结束次日,就立即开始它今年的一系列核军演,包括年度性“指挥与控制演习”“环球雷霆”演习以及“警惕之盾-20”演习。虽说是常态性的年度演习,但五角大楼还是动用了美军战略司令部、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军北方司令部的大批核家当,大有与北方核邻居一较高低之态势。就连欧洲的北约盟国也不闲着,在部署着美军B61核弹的德国西部军事基地,德军在一场名为“坚定正午”的核战争模拟演习中,颇是忙活了一遍运送核弹的标准流程。
临近年底,美俄却不消停。莫斯科与华盛顿都搬出各自的核武库,彼此将对方视作核战争假想敌的姿态十分明显。即便是所谓冷战已结束30年,但它们互秀核肌肉的游戏并未消退。
莫斯科:军费只有美国的7%,意在用好现有实力
深受美国经济制裁和战略挤压的俄罗斯,这些年同美国的关系每况愈下。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金融、科技以及安全的综合优势不仅继续扩大,而且还在全球各地继续挤兑莫斯科。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战略核威慑家底还大致保存,但美国在退出《中导条约》后,可能较快恢复陆基中导的研发与部署。如果美国陆基中导在欧洲部署,势将打破欧洲大陆的战略平衡,并对俄罗斯构成新的威胁,这就是当前俄罗斯的“核焦虑”之外患。在美国可能动手之前,俄罗斯不得不亮剑示意,以免让自己处于被动。
冷战结束以来,俄军的战备状态已不如前。大约500亿美元的年度军费,只及今年同期美军军费7200亿美元的7%,俄罗斯核部队所能分到的军费更不足以使其能力升级到同美国并驾齐驱,由此导致其核导弹的战备水平也不理想。这种战备状态,则是俄罗斯“核焦虑”之内忧。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更加重视现有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尤其是陆基核导弹的机动部署与发射能力以及海基核战力的隐蔽发射,这些都是俄罗斯核演习的主打科目。美国指责的所谓俄罗斯发展新型陆基中导,但这些导弹并没有跨越中导定义之边界,但至少也反映了俄罗斯试图在框架范围内扩大陆基战术导弹能力的努力。
俄罗斯核武器(资料图)
华盛顿:追加投资,最新战略延续冷战思维
就华盛顿而言,它正处于历史性的全球统治力下降时期,不仅硬实力增长疲软,软实力也萎缩显著。但是,如果说美国还有一样实力在世界仍居压制地位,那就是它的核威慑,而其目前面临的唯一实质性对手,便是俄罗斯的核力量。因此,最近几年,每次在俄罗斯核军演之后的第一天,美国就会启动自己的年度核军演,借此提醒莫斯科乃至整个世界谁才是这个地球的老大。
尽管美国核力量在这个星球仍高居榜首,但内部问题多多。美国核武器多成型于冷战时期,在冷战结束已过四分之一世纪之后,大批美军核武器已进入老年阶段。经历了小布什总统老八年的“军费错位”(以反恐为优先事项),再经历了奥巴马总统时期军费克制的新八年之后,美军这两年才开始恢复军费增长,但美国军方自我觉得,其战略核力量的结构性老化以及核部队的士气低落已深入骨髓,这就是美国“核焦虑”的来源所在。
所以,当前这届美国政府有意加大了对美国核力量的资源投放,一要对现有战略运载工具以及核弹头继续延寿,二要研发新型“可使用”的核武器,即所谓小当量、高精准、深钻地的核武器,以威慑他们口中的那些所谓“流氓政权”,这也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核战略的发展一脉相承。
2019年1月,沈丁立教授曾受邀做客文汇讲堂听众线下活动分析中美贸易谈判的未来走势
中国:不引发别国“核焦虑”,也不怕“核焦虑”
毋庸讳言的是,美国在今年的年度核军演中,还贯彻了它去年2月新版《核态势评估》所提出的一些指导思想,其中论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力量是当前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该报告特别指出,“美国将对中国的核打击和非核打击”做出“决定性的反应”,让中国遭受“不能忍受的打击”。新版美国核战略可能将导致美国在东北亚部署战术核武器。美国如果在本地区引进核巡航导弹以及低当量核武,以及引进新型陆基中导,都将对东亚地区稳定以及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如果美国不顾后果地努力使中国产生“核焦虑”,后果必定是中美互信继续受到损害,彼此防范进一步升级,还很可能导致相互间战略攻防动态更为消极,这对两国以及亚太安全与发展都不利。中国不想“核焦虑”,也不会主动让美国“核焦虑”,但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也不怕“核焦虑”。如果有人一定要让中国“核焦虑”,那它自己也必然会因“飞去来器”之效应而患上更大的“核焦虑”。看过今年中国国庆阅兵的人都懂这点。
同贸易摩擦一样,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施压都不能解决问题。在更为重要的核威慑问题上,一个超级核大国针对一个崛起中的有核力量国家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更是行不通的。无论如何,希望有核大国的“核焦虑”,不要四处蔓延,那可能会对世界和平和稳定产生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来源:综合海疆在线,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
编辑:袁圣艳
责任编辑: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