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朱木兰女士新书《淡定自在》,由新华出版社10月出版。去年,该社出版了赵锡成博士传记《逆风无畏》
掌声中,赵锡成博士起身朝前走,进门时的拐杖安静地“卡”在椅子缝间注视着他,一旁的小女儿赵安吉忙尾随,并搀扶他上台阶,细细地至少10厘米高的黑色高跟鞋鞋跟,稳稳地托着这位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
和一年前相比,华人船王、福茂公司创始董事长赵锡成九十又过了一岁,拐杖是新出现的;董事长赵安吉,让所有去年见过她的人颇为惊讶的是,她能用全中文演讲了,如同在台湾出生的大姐赵小兰部长一样流利标准。这一年,福茂集团的事业稳步朝前;赵家在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校浦东校区捐赠、揭牌了以夫人赵朱木兰命名的图书馆;“上海赵朱木兰基金”向新一批学生发榜。
11月初,在上海交大闵行木兰船建大楼,赵锡成、赵安吉再次和师生及部分木兰奖获得者见面,这一次是为了一份浓浓的纪念——丈夫的挚爱、女儿们的挚爱和榜样——赵朱木兰女士的传记《淡定自在》的新书分享。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女士在美国拍摄的英文视频开场前一直在屏幕上滚动播放。而去年,赵锡成的传记《逆风无畏》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作为118期文汇讲堂与全市三百多市民做了分享会,那一次,赵小兰也亲自挑了所有的父母亲照片。
▲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通过视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母亲,并向参加分享会的听众致敬
赵锡成的挚爱:70余年乡音无改,只因有木兰
作为1946级的交大学生,赵锡成看着台下年轻的学子之脸,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好,我还很好。”“看到你们,想到当年我和你们差不多大……认识了我的挚爱。”那略带嘉定口音的普通话带着大家岁月回流。
赵锡成回忆了当年贫寒家庭出生的他考上了上海交大,本想先读书再谈感情,但是1949年年初看到了自南京来嘉定一中借读的“京都”富家女孩朱木兰后,他改变了主意。由于解放战争打响,两人失去联系。赵锡成完成船舶系学业后,上船实习,揣测朱家会撤退到南方,便一条船一条船地找。一年后他随叔叔定居台湾,偶然在报纸的大学录取名单里看到了心上人朱木兰的名字。于是,他冲破“门当户对”的偏见,赢得了朱家的认可,1951年11月12日,台湾朱维谦法官21岁的次女朱木兰和24岁的远洋商船二副赵锡成成婚。同时自己发奋学习,1958年成了传说中的台湾远洋货轮最年轻的船长。在事业有成时,朱木兰毅然支持赵锡成当年年底去美国读书;1961年6月,婚后十年,赵朱木兰独自带着三个女儿从台湾前去纽约团聚,而赵锡成打三份工之余,毅然坚持修学分,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
▲1950年,经过赵锡成矢志不渝地地毯式找寻,他终于和心上人朱木兰在台湾重逢
谈到结婚后的教育子女,赵博士由衷钦佩:富家子女的朱木兰不仅从头学家事,“她给孩子们吃饱,然后又因材施教。大女儿和小女儿相差20岁,但她们并没有代沟,彼此亲切。而自己又像孩子们的大姐姐。”当后来听众提问教育秘诀时,赵锡成回答:一,管得不严,二,期望不高,三,鼓励自我发展,遇到问题,不直接回答她们,而是鼓励自我寻找答案,这样就会举一反三。赵锡成夫妇共养育了六个女儿,三个出生在台湾,三个出生在美国。个个成才,其中四位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这成为美国教育史上特例,尤其长女赵小兰两次担任内阁部长,一次是2001年至2009年的小布什内阁的劳工部长,第二次是2017年1月担任特朗普内阁的交通部长。每当有人夸奖赵家六个美丽又成功的女儿时,赵锡成总是自豪地说:都像她们的妈妈。
▲1980年代全家照,赵家于2010年获得美国华人博物馆“杰出家庭传承奖”,这是该馆第一次奖励给一个家庭
当中国改革开放后,1981年11月,赵锡成访问母校上海交大。1984年,赵锡成事业初有成效时,朱木兰前瞻地鼓励赵锡成成立“木兰奖学金”,后在1996年扩展为“木兰教育基金”。“虽然我们并不是最大的,但我是国内第一个到民政局申请教育基金的人。”91岁的赵锡成无限骄傲,有些幽默的演讲也越说越流利,真挚的情感让在场的人完全能跨越乡音的障碍。
“我的一生都有木兰的鼓励,我们一直把国家放在心里,希望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前途无量。”话音落下,掌声雷动。
▲赵锡成博士演讲《携手六十年的六件赏心乐事》
赵安吉:母亲最后一刻想到的是把毯子给护士
现场,赵安吉和父亲说话时总有些小女儿的调皮。作为家中的幺女,她很早就在美国福茂公司实习、上班,按步升职,随后接下了父亲的事业。去年来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时,她只是用中文说了两句问候的话,其余全部用英语表达。这次当她说到“我在美国长大,思考学习都是用英语”时,记者准备切换成英语思维,没想到笑靥洋溢的她停顿几秒后说:现在既然在中国,我就要用中文来发言。她的语调慢悠悠的,表情丰富,似乎在把握四声,又似乎是在想句子,但却拿捏自如,毫无瑕疵。“当我小学毕业时,母亲已经51岁了,她却要去圣约翰大学读亚洲文学和历史学专业研究生,此后度假时,我常看到母亲在找新的地方看,这也启发了我们姐妹。”赵朱木兰后来以全勤记录和全优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在赵安吉的视野里,母亲是她人生最好的老师,在赵锡成的传记《逆风无畏》里,曾提到家境已经非常好的赵家搬进了纽约的别墅,姐妹们协力,花一个暑假,浇沥青修建完了门前停车道。每当家中客人来临,总是赵家姐妹端茶送菜,一旁迎候。赵安吉分享母亲和她们说得最多的话:“别怕,到外面多接触,找准了方向,就要勇于挑战,对事事充满好奇,你总有东西能学习到。”就在2001年赵小兰受聘当选小布什内阁的劳工部长时,赵朱木兰获悉得了淋巴腺癌,“全家只有我有时间生病。”朱木兰乐观地笑答,在与癌症抗争了七年后,于2007年辞世。2016年6月6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赵朱木兰中心”捐赠落成典礼举行,这栋建筑打破了哈佛校史,成为首座以女性命名的建筑物,也是首座以亚裔美国人命名的建筑物。全家人以此方式纪念生命中最伟大和重要的人。遇到困难都会习惯地想,他们都会想,如果妈妈/妻子还在,她会说什么。在母亲最艰难的时刻,赵安吉做了一个精致的相册,把自己每个阶段的照片和母亲给她的留言字条都组合起来,全家共同抵抗癌症带来的痛苦。
▲1983年初,赵朱木兰获圣约翰大学(又称圣若望大学)硕士。其田慧英女士(右二)、丈夫、女儿及亲友们兴奋地参加其硕士毕业典礼
“要了解自我,要自律和意志坚定,不要在乎外表努力丰富内心,才是有趣的人。”美丽优雅的赵安吉用中文和大家分享着赵朱木兰的叮嘱,让全场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思念起自己的妈妈。突然,她话锋一转:
去世前一晚她说话很艰难,轻轻地和我说了两个字:毯子。我想病痛中的她一定感到寒冷,便找来了毯子,母亲却指着旁边的护士:她好冷。12小时后,她就离我们而去了。这就是我的母亲。
演讲到此,全场空气都似乎哽咽了。“感谢大家来聆听,你们给了我们家人再次团聚的机会,我们受母亲启发,坚持她的传统……我和姐姐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
事后,记者向赵安吉的贴身助理、有过上海教育经历的英国女孩毕敏莉了解,“董事长用了几天时间就把中文练熟了,我们做了一些指导而已。”
▲赵安吉董事长用中文回忆母亲——《平凡与伟大》
赵安吉优雅、标准又包含感情的中文,和那双10公分高的高跟鞋始终萦绕在记者脑海里;赵锡成博士乡音下的爱国之情、丢掉拐杖朝前走的自信、对爱妻的深情亦在眼前徘徊;赵小兰部长每次在线为父母助阵的干练的画面依然清晰……21天后再追溯上海交大(闵行)的《淡定自如》新书分享会的情景,记者依然感受到所有家人对赵朱木兰感恩、尊敬、怀念,两本书的作者台湾清华大学的崔家蓉女士坦言成书过程中不断采访感受到的精神享受,“勇敢、坚毅、优雅、博爱”,这是她眼里的赵朱木兰女士,一个中西文化兼备的不凡的女性:
读小学时的赵安吉,突发奇想要给自己剪刘海,因为怕失败,她就先给家里的小鸟剪羽毛,以此做练习。赵朱木兰回家看到一地羽毛和刘海一新的安吉,便抱住女儿说:以后不能随便剪啊。剪小鸟羽毛前,我们要征得它的同意。
▲赵安吉和父亲赵锡成台下听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致辞;父女情深,用书的方式纪念共同的挚爱
▲永远的怀念:赵锡成和赵安吉再次参观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木兰船建“楼内的”木兰纪念馆“
▲永远的记忆:木兰纪念馆里,记录着赵家事业、家庭起步的点点滴滴。此番父女再次回温母亲身影
▲新书分享会上,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向赵锡成、赵安吉赠送交大学生所绘赵朱木兰女士肖像画
▲部分获得“木兰奖学金”资助的上海各高校航海专业学生
▲新书分享会后,嘉宾合影。本报记者李念(右三)代表文汇报受邀参加
▲2017年12月17日下午,文汇讲堂《逆风无畏》“漂流读”的45位听友和赵锡成、赵安吉合影
▲2017年12月17日,近四百名慕名而来的听众汇聚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参加118期文汇讲堂
作者: 李念,现场摄影李林、李念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