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陕西省社科联成立40周年暨陕西社科强省建设座谈会,近日在陕西宾馆召开。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出席并讲话,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建树作了工作报告,6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及北京、浙江等兄弟省市社科联发来贺信。
王晓向陕西省社科联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说,40年来,陕西省社科联紧紧围绕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繁荣学术、普及知识,发挥优势、献智出力,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陕西省社科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高举思想旗帜上彰显新担当,在推进追赶超越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人民群众上发挥新作用,在凝聚人才力量上取得新成效,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唱响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建树在报告中说,40年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陕西省社科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不断强化思想引领,丰富学术交流,提升社科研究平台的影响力,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助推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组织建设、社科普及、学会管理、成果推出、学术交流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精准定位,勇于创新。他表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陕西省社科联要团结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守学术道德,扎根三秦大地,深入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贡献陕西力量。
赵馥洁、赵世超、高东新、任保平、李刚、樊志民等6位社科专家,分别围绕“发掘历史文化的大资源、谱写社科繁荣的新篇章”、“关于社科强省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使命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担当”、“为实现社科强省贡献思想理论智慧”、“以政治建设为引领 推进陕西社科强省建设”和“社科强省建设需要解答的几个问题”等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推进陕西社科强省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思想智慧。
“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渊博的传统文化资源,给我们提出了重大而艰巨的学术研究任务。陕西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研究,尚有广阔的拓展和提升空间。必须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充分发掘和阐释陕西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解释其深刻蕴含,弘扬其优秀精华,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服务,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为大力推进陕西的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服务。”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首届社科名家赵馥洁在发言中说,各类文献、著作如明珠璀璨,其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的知识、智慧、思想和精神宝藏,尚待发掘、阐发、研究和弘扬。历史文献、著作的整理出版和深入研究,能进一步拓展对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和利用的广阔领域,成为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新的生长点;通过深化探索和研讨,必定能形成陕西传统历史文化研究上更丰硕、更重大的学术成果。应借鉴兄弟省经验,尽快全面整理出版陕西的历史文化资源,呈现陕西深厚而丰硕的文化底蕴,开拓全面、深入、有序地发掘、研究、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局面,推进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第四届委员会主席赵世超在发言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社科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在理论阐释、科学研究,宣传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诸方面付出了努力,在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等不同层次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关学、人口学、管理学、经济学已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学科;“长安讲坛”“学术年会”作为长年坚持不懈的学术平台,起到了上下联动、覆盖全省的宣传作用;《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正蒙合校集释》《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等9部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关学文库》《陕西金文集成》《侯外庐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填补了学术空白;首届社科名家张岂之教授获“国学终身成就奖”,有97位社科专家入选为“长江学者”,53 位社科专家入选“万人计划”,58 位社科工作者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社科网改版升级,《陕西社会科学》和《陕西社科动态》两种刊物越办越好。以上成绩为陕西社科界增添了催人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赵世超建议,陕西在社科强省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并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要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关系;既立足陕西,服务地方,也要放眼全国,关注国际热点。
“40年来,陕西省社科联的同仁立时代潮头,通古今之变,发思辨之声,在构建陕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呕心沥血,为发展和繁荣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及其研究、为把陕西建成社科强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繁荣发展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遴选出一大批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的研究项目,评选出了一大批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优秀成果,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研究人才。”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高东新在发言中表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及其研究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懂与信的问题,二是研究中“人民性”弱化的问题。他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既是陕西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
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贯穿在全部学术活动中,在理论研究、教书育人和科研实践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信念和科学思维方法,从“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
第五届委员会名誉主席、兼职副主席、常委,部分往届社科联委员,地市社科联、社会组织、高校社科联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