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在“南京——从世界残墟城市到国际和平城市”云端国际会议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院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做了题为《前世今生: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在中国》的主题报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战略家们就已经在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张生说,“按照他们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是以日本人为首来综合整个人种,进行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决战。”在“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的国家战略影响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从东北三省开始,逐步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以此实现征服世界的“美梦”。彼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作为当时中国首都的南京,在日军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军国主义极端思想的控制下,这两支军队都想扩大战场,尽快占领这座代表“荣誉”和“前途”的城市。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反人类思想彻底支配的日军,一方面在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另一方面却又担心罪行被暴露。
“和中国其他地区发生的日军暴行不一样,南京大屠杀发生时有很多外国人在场,他们都成为了见证者。”累累恶行被南京城里的外国人记录下,《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文字资料将日军的暴行钉在了历史柱上,就连作为侵略者的日军,也在“广田电报”中记载了“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被屠杀”。
“从1937年到1938年春天,欧美的媒体都曾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过广泛报道,但随着战争的持续,世界上的声音很快陷入沉寂。”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重新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料编辑成册,公布了大量日军在南京的犯罪事实。遗憾的是,二战结束后,因为种种复杂原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再次被世界“淡忘”。
国人的惨痛历史不应该靠别人来铭记,饱经侵略之苦的中国人选择靠自己将真相告诉世界。1963年,高兴祖等人著的《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成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著。“接下来的几十年,包括我老师在内的几代中国学者都致力于这段历史研究,用大量系统的事实驳斥‘南京大屠杀为虚构’的妄言。”
面对当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思想的抬头,张生表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除了历史学界的人要出力,还要进行跨学科的尝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已经成为了国家记忆、世界记忆,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不断地生长过程中,我们研究时要把握问题意识,这样才能使研究深入、有力。”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来源:中国江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