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岁末,杭州士绅邵章和胡焕开风气之先,奏请知府朱启凤核准,在杭州菜市桥旁东城讲舍旧址创建了浙江图书馆的前身——杭州藏书楼。之后,扩展为浙江藏书楼(1904),又经与浙江官书局归并而正式命名为浙江图书馆(1909)。
120年后的今天,浙江图书馆迎来120周岁生日。今天上午,浙江图书馆将举办馆藏特色文献展览,全面展示馆藏特色文献,以期从文献收藏角度揭示该馆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次展览包含善本古籍、近现代书刊、名人手札、地方文献、拓片印谱、书法绘画、古旧地图、雕版印刷等11个版块。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浙江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虽屡遭磨难,但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历史。
“譬如,在善本古籍板块中浙图选取馆藏15万册善本古籍中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如镇馆之宝之一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北朝隋唐时的敦煌写经,宋元时期的印本,代表传统印刷术中新技术水平的多色套印本,名家手稿以及域外汉籍。”浙江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名人手札板块中,浙图选取部分不同社会阶层、角色身份的著名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赵之谦、吴昌硕、蔡元培、徐锡麟等人的信札,展示其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而地方文献中展出的以地方志、家族谱、地方性汇编丛书为主,图文并茂中展示地方文献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重要材料的价值,也反映出浙江作为文献之邦、典籍渊薮的优秀传统。
“本次展览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展出文献类型更为全面系统;二是突出反映历史上社会力量对图书馆发展的哺育;三是浙江图书馆积极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服务社会。”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介绍,以往的文献展览大多以古籍善本为主,本次展览除古籍善本以外,还有近现代书刊、当代书刊、名人手札、地方文献、拓片印谱、书法绘画、古旧地图、雕版、盲文图书、数字资源等类型,如拓片、书画、地图等类文献都没有展示过。
“图书馆文献积累,除采购外,社会机构和个人的捐赠是主要途径之一。上世纪30、50年代有过两次捐赠高潮,捐赠内容包括古籍、雕版、字画、拓片,甚至包括书楼——南浔刘氏嘉业藏书楼及其藏书、雕版捐赠。”褚树青介绍,长期以来社会贤达掀起一波又一波捐赠热潮,捐赠品从古籍善本到名人字画种类繁多,不断充实浙江图书馆的馆藏。本次文献展览,除展示浙江图书馆文献收藏规模和特色以外,也揭示了浙江图书馆在启迪民智、促进社会教育方面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图书馆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积极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为党政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为学术活动和经济建设提供研究资料,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为打造学习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而努力。”褚树青表示,希望在下一个百年的征途中,浙图人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奋进。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