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护人员停下匆忙的脚步,对着镜头“比心”,温暖而有力。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离市区有几十公里,是捍卫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强“战疫堡垒”。作为上海的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近八个月来,这里的医护人员与全市派来入驻的医学团队并肩作战,换来一次次生命的“重新起航”。
截至前天,市公卫中心累计收治确诊病例908例,出院860例。治愈率超94%,其中接受ECMO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治愈率达到50%,并实现了院内“零感染”。集全市优势医疗资源,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通过科学防控、精准治疗,切实有效地救治患者、控制疫情——在市公卫中心这一“主战场”,白衣战士们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目标。
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市公卫中心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为人民的利益,我们能舍弃一切。”市公卫中心主任朱同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由冬至春,由春至夏,由夏及秋,我们的工作从未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不到战‘疫’终结,公卫人决不收兵。”
“说害怕,倒真的没有”,“平战结合”让初期救治临危不乱
难忘这一天——1月20日,上海第一例确诊患者被负压救护车运送至市公卫中心。不仅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在病房,由上海市卫健委组建的临床医疗救治专家组也同步入驻。面对知之甚少的新型病毒,这里的气氛有些紧张,医护们严阵以待,却没有丝毫慌乱。
市公卫中心,以应对传染病而生,也为之而战。这支“特种部队”于抗击“非典”之年启动长远设计,2004年建成,是上海市政府当时的“一号工程”。多年来,这里采取“平战结合”的建设模式——“平”时,不断加强医院救治能力建设与技术储备;“战”时,直面各类新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早在收治新冠患者之初,朱同玉就手提一只简单的行李箱,直接住进了医院宿舍。而李锋则从小年夜那天起,就带领着团队进入A3应急病房,足足待了157天。
李锋还记得进驻的那天,他本来应和年过八旬的父母一起吃团圆饭,但疫情就是命令,他最后只与家人通了电话报平安,“没事的,冬春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就是在医院值班”。
回过头来看,这真是一场如同在刀尖行走的生死较量。“说害怕,倒真的没有。如果连我们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生,都保护不了自己,那其他人就更难了。”李锋说。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担当“上海堡垒”的市公卫中心,在武汉报道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便凭借高度的敏感性,第一时间启动“加强版”培训。在国家发布相关诊疗指南前,市公卫中心已对人员梯队、感控培训、预案流程、物资保障等疫情防控举措做了全面部署,四栋负压病房327张床位全部进入待命状态。
“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常备1万件防护服,这保证我们在物资最紧张的时候,手里面有料。”朱同玉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公卫人绝非孤军奋战。上海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集全市之力,抽调了市级医院急诊ICU及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专业、呼吸专业、中医和精神科专业临床骨干组成医疗队前来支援。与此同时,市级高级别专家咨询组、常驻专家组、重症医疗组和特殊治疗团队,以及全市专家咨询会诊制度和机制同步建立。其中,5支来自全市的顶尖重症医学专家带领“五大天团”整建制进驻,负责全部危重和重症患者的“床边救治”。
生命无价,上海战“疫”,可谓“不计代价”。从早期投入巨资建设全球顶级的负压病房,到建立尖端的P3实验室;从调集上海最精锐的多学科专家力量到保障物资供应……为守护上海2400万市民的健康,这座“战疫堡垒”筑起了高高的公卫防护墙。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医护人员“以生命护生命”
2月22日,市公卫中心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上海首度迎来4名重症病例集体出院。66岁的湖北籍患者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新冠病毒“狡猾无比”,临床观察显示,部分轻症患者在发病后一个多星期内,容易突然转为重症。陈先生就曾经历过这样的“惊险过山车”:他所在病床的监控就曾发出警示,血氧饱和度不达标,出现了气促、呼吸困难。陈先生一度非常害怕,不太配合治疗。为了宽慰患者,在武汉长大的临床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刘莉用家乡话来安慰他:“上海的医疗水平很扎实,别害怕。”他才平静下来。
刘莉说,在应急病房,医疗组会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治疗,“一人一策”。当天,医疗组根据陈先生病情进展,迅速提高呼吸支持级别,调整相应治疗方案,同时将他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在那里,一个房间只有2—3名病人,却要配备4—5名医生和4—5名护士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
在重症监护室,陈先生受到了颜冬冬的精心照顾。颜冬冬是一名90后男护士,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他总是把最重、最累、最脏的活儿扛在肩上。有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需要护士照料,颜冬冬就主动承担了为病人翻身、清洗大便的工作。
颜冬冬的妻子也是公卫中心的一名护士,除夕后的两个月里,夫妻俩只在情人节那天换班时在重症病房清洁区见了10分钟。那10分钟,没有悄悄话,只有对院感防控的嘱咐。这对医护夫妇的孩子当时才14个月大。颜冬冬挂念妻儿,可他很快收拾好心情,因为他更明白,“与大家相比,小家不算什么。我们多一分努力,就会有更多的家庭能早日团聚”。
在多学科专家的施救下,陈先生的病情最终获得逆转,顺利出院。
“我们不断摸索,终于找到防范病情‘急转直下’的应对方案。从3月底开始,上海收治的病人中再无一例轻症转重的病例。”朱同玉说。
科研攻关能力,成前线医护人员战“疫”强大后盾
让朱同玉印象深刻的还有4月15日这一天,“那是我疫情发生以来最轻松、最开心的一天”。那一天,上海有两位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64岁的陈老伯和62岁的童老伯,是上海最早出院的ECMO脱机患者。截至目前,8名使用过ECMO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中,有4人出院,这一比例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接受ECMO治疗时,陈老伯遇到耐药菌问题,出现导管感染,进一步引起导管周围化脓,此时抗生素已无能为力。最终,是市公卫中心多年在噬菌体研究中的科研积淀,帮他转危为安。
噬菌体是一类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病毒,它们能在细菌体内快速增殖并裂解菌体,从而具备临床抗菌的效用。医务人员将噬菌体纱布在感染处覆上,第二天伤口就完全干燥、愈合了。
眼下,疫情防控已步入常态化阶段,人们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生活回归日常。而在市公卫中心,这里的工作状态依旧紧张,战“疫”还在继续。
为积极救治输入性病例,面对轻症病区的外籍患者,医院的医护人员均配备了语言翻译器,确保沟通无障碍。此外,对于不习惯中餐的患者,床位护士总是主动了解患者的饮食禁忌和偏好,营养师则会根据患者饮食需求,提供西餐服务。为了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外籍患者不仅用外语写表扬信,有的还拿起画笔,在医护的防护服上留下手绘图案或感谢的话语。
“自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科技成果,发布了新冠肺炎救治‘上海方案’,也有了一套成熟的救治机制,包括战‘疫’应急响应医疗救治机制——‘天团’机制将永久保留。”朱同玉说,市公卫中心是守护市民生命安全的最前线,也是底线。“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各项工作预案,把工作做在前头,紧绷防疫线,随时准备投入健康保卫战。”
作者:赵征南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