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0:16,随着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铁路代建段项目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由杭州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代建的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上跨杭深、萧甬铁路转体桥开始以每分钟1.033米的速度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65分钟后,01时21分,转体桥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最大曲线偏心转体桥顺利实现转体。
据了解,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上跨杭深、萧甬铁路工程施工总里程长1.5公里,是4号线建设的咽喉要道和通车关键节点。该座转体桥位于4号线慈城站至官山河站区间,桥总长301米,宽11米,高31.8米(相当于10层楼高),曲线半径仅350米、横向施工偏心最大2.2米,分成两段在铁路两侧施工,一侧重达15000吨,另一侧重8000吨,是宁波轨道交通首座转体桥,也是国内最大曲线偏心转体桥梁。它们分别顺时针水平转体40度、19度后,连接铁路两侧的4号线高架桥。转体成功后将进行边跨、中跨合龙及轨道、接触网施工。
如何能将如此庞然大物“华丽转身”?“能够让转体桥“轻松”转动的,便是位于承台与墩身之间一个直径4米,自重14.4吨的整体式球铰,类似磨盘,通过它来顶起重达1.5万吨重的钢构桥梁。” 杭州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黄万刚介绍,这个球铰自重与承重比达到1:1042,很好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在安装时,接触面的打磨精度必须达到6.3微米,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常规的转体桥曲径至少在1200米以上,而本次作业的曲线半径仅为350米,接近国内同类曲线转体桥设计极限,更需要克服最大达2.2米的横桥向大偏心进行转体施工。
据了解,作为特殊的桥梁结构,该转体桥为减少施工对铁路行车的影响,首先在承台基础和桥墩之间设计球铰,随后在球铰上部建造桥墩、桥梁,最后利用铁路行车的“天窗点”,使用液压千斤顶拉动“磨盘”,使原本平行于铁路的桥梁实现对接合龙,技术要求高,作业环境要求十分严格。
“桥墩设计为薄壁空心墩,类似于一个空心的梯台,致使作业空间狭小,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难度较高,技术人员需通过整体式钢模板和分层浇筑完成墩身施工。” 黄万刚介绍,为解决这一系列施工难题,施工人员使用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对不同天气及工况下的误差进行采集,通过软件计算并修正钢筋定位参数,最终成桥轴线偏位小于17毫米。据估算,在桥梁施工期间累计进行了300余次的精准测量。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连接慈城至东钱湖,途经江北、海曙、鄞州,全长约35.95km,设车站25座。开通运营后,将成为支持城市西北及东南地区新区开发的引导线、民生线、经济线和文化线。预计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今年底建成通车。
作者:刘海波 贡海斌 景伟洋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