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剧、话剧、相声剧、影戏、偶戏、舞蹈剧场到电影剧场等不同手法,从歌剧、山歌小调到电子迷幻、嘻哈说唱等多元又统一的原创音乐……昨晚,根据获得2019“中国长诗奖”《闯海歌》改编的话剧《大海》,在海南大学营造出9个乐章的奇幻之旅,精彩的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和掌声。
中国最南端的海南,投身时代大潮,实现了从边陲小岛向国际旅游岛的蜕变,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闯海歌》的作者是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诗歌颂扬了第一代“闯海人”的精神。
《闯海歌》获奖后,该剧导演邓菡彬就对其进行了话剧改编。“我本身对于闯海人这个题材就感兴趣。”邓菡彬表示,被称为环境话剧的《大海》,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满怀理想的一代“闯海人”为原型,将跌宕起伏的时代潮涌浓缩在一个背着吉他走四方的主人公一系列故事之上。
诗歌和戏剧是不同的题材,戏剧需要更多冲突性的内容,所以在戏剧呈现中,邓菡彬加入了更多诗歌中没有的冲突性。
作为环境话剧,它和单纯的沉浸式话剧有所不同。邓菡彬表示,沉浸话剧强调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线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环境话剧是观众可以在现场看到几条不同的故事线,但是这几条线可以同时接收到,“比如场上有一个人在打电话,这个人是焦点,但他不是唯一的焦点,在角落还有人在打电话,同时摄影机把他拍下来,又在大屏幕上呈现像是偷窥视角的画面。不仅舞台上,还有演员在其他区域边走边打电话。”这样的形式,可以让观众透过演员的表情,猜想他到底给谁打了电话,从而让自己变成其中一人了。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陈丙杰表示,《闯海歌》第一次在长诗里展示了诗歌表达现实的能力。这是对诗歌传统的接续、恢复、复活,由此达到现实和传统、艺术和时代的互相激活。《大海》的改编说明,李少君的这种诗歌探索形式具有极大的美学潜力。
附李少君《闯海歌》(长诗节选)
《我是有大海的人》
从高山上下来的人
会觉得平地太平淡没有起伏
从草原上走来的人
会觉得城市太拥挤太过狭窄
从森林里出来的人
会觉得每条街道都缺乏内涵和深度
从大海上过来的人
会觉得每个地方都过于压抑和单调
我是有大海的人
我所经历过的一切你们永远不知道
我是有大海的人
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你们不一样
海鸥踏浪,海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沿着晨曦的路线,追逐蔚蓝的方向
巨鲸巡游,胸怀和视野若垂天之云
以云淡风轻的定力,赢得风平浪静
我是有大海的人
我的激情,是一阵自由的海上雄风
浩浩荡荡掠过这一个世界……
来源:综合海口日报、红星新闻等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