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陈璋圆壶。
记者从正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了解到,最近几十年间,考古相继发现了多处比较明确的燕国都城遗址。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从战国中期开始,燕国的手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有青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漆器、骨蚌器等,其中冶铁业在列国中占据着领先地位,发达的经济为其政治扩张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多民族聚居的特点,造就了燕国深厚而多元的文化积淀。燕国的建立不仅守卫了周王朝的北方边境,同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燕山南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燕立国800余年,燕地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与文化在这里表现得色彩斑斓。作为华北平原通向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这一地区也成为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和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处。燕国的建立、燕文化的发展,使其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阵地。
考古发现燕国都城遗址主要有三处
燕国都城几经迁都,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比较明确的燕国都城遗址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的西周早期都城——董家林古城;另外两处是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的燕中都——窦店古城,以及位于今河北省易县的燕下都——武阳古城。此外,在今河北、天津、辽宁、内蒙古等地区,还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燕国的中小型城址,这些遗址出土的瓦当建筑遗物及其它文物,与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风格一致,但规格较低。这为探寻燕国地方城市的分布及其特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了解,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有燕上都蓟城、燕中都窦店古城、燕易都临易和燕下都武阳城。目前,燕下都的考古资料最为丰富。
战国中期以后,随着燕国势力的强大和统治范围的扩大,在燕国疆域范围内形成了独具燕地特色的文化面貌。目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相继发现了多处燕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
阳庚簋、亚卣(yǒu)、各类陶器,工艺精致的马车零件及精美饰品的发现,反映了周代的列鼎制度和燕国人尊崇的礼制及文化生活。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亚卣。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陶簋。
列鼎制度是周代的一种礼制等级制度。它是指将造型、纹饰、铭文完全相同但形体大小依次递减的鼎和簋组合起来,鼎和簋的数量分别为奇数和偶数,按照次序有规律地陈列,并配以不同种类的食物。虽然琉璃河遗址燕侯墓被严重盗掘,但M251、M252两座贵族墓保存得还完整,它们随葬的鼎和簋的组合情况基本符合周礼的规定。
▲周代的列鼎制度。
陈璋圆壶堪称先秦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共装饰了96条蟠龙、576朵梅花!
燕国青铜器种类丰富,铸造工艺较为精湛。“琉璃河遗址铸铜陶范的出土,说明燕国有自己独立的青铜铸造生产,燕下都遗址城内手工业生产区已设专门的铸铜作坊。”燕国青铜器的风格除具有中原周文化的特征外,还大量吸收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因素。
陈璋圆壶是先秦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它为双层套壶,颈部采用错金装饰。壶体内层轻薄,悬空。外层透雕镂空纹饰,卷曲的蟠龙在弯曲处缀以梅花。这件圆壶共装饰了96条蟠龙、576朵梅花。肩部镂空纹饰之上有一圈铜箍,4只伏兽和4鬲衔环兽面铺首相间分布,伏兽与衔环都通体装饰错金银纹饰,兽面铺首头部镶嵌绿松石。纹饰色彩亮丽,动物形象灵动。
考古发现,燕国在冶铸铁器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发现了三处铁器作坊,出土了种类丰富的铁器,河北兴隆县燕国矿冶遗址也出土了一批制作精美的铁铸范。对这些冶铸材料的研究可知,燕国铁器的成型方法依据铸器的种类,既有铸造成型,也有锻造成型,并采用了淬火加工工艺。
展厅展出了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仿铜陶礼器,有食器和乐器两大类。食器主要有鼎、簋、豆、壶、盘等,其中以九鼎八簋的组合最为瞩目,不同形制成组的陶豆和陶壶也蔚为壮观。乐器有成套的编钟、石磬。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陶鼎。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陶方壶。
▲北京昌平松园村二号墓出土的朱绘陶簋。
▲出土的羽翅纹提梁铜壶。
▲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銮一组。
▲天津博物馆藏的灰陶鼎。
▲天津青池遗址出土的陶鬲。
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仿铜陶礼器有食器和乐器两大类,食器主要有鼎、簋、豆、壶、盘等,其中以九鼎八簋的组合最为瞩目,不同形制成组的陶豆和陶壶也蔚为可观。乐器有成套的编钟、石磬。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九女台墓区16号墓和辛庄头墓区30号墓,分别出土了以“九鼎八簋”和“七鼎六簋”为代表的成套仿铜陶礼器,代表了战国时期燕国礼制的内容和形式。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