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下午3点,春节刚过去一个月,经过近6个小时的车程,上海市第三批援青干部、玛多县府办副主任夏彤来到了花石峡镇日谢村。因为有一个问题已经牵绊了他4个多月,去年10月份上海第三批援青干部联络组对援建项目巡查过程中,计划在日谢村安装的40盏太阳能路灯项目还没有竣工,倪斌组长关照玛多的援青干部一定要及时跟进,确保项目落地见效。10月底,建设方打电话说项目完工了,但一直没机会去现场看,所以心里始终放不下。3月1日初上玛多时他就想去,但是又是受天气和路况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去成,今天是晴天,路况应该还过得去,夏彤想着如果今天不去,明天从玛多再回来看,来回又要近4个小时,就再次尝试去了工地现场。
车辆在乡村雪地里颠簸了二十分钟后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路灯。下了车,他就一路走过去数了起来,一边数一边仔细查看着灯基施工质量,打量着油漆的光洁程度,丈量着路灯到厕所、到小卖部的距离。村委会里没人,他就走到开着的小卖部去了解情况,顺便找了个小孩做翻译,又随机敲了几户人家的门,问道:“老乡你好,我是县里的,请问这些路灯晚上亮不亮?”“路灯安装的位置事先有没有听过你们的意见?”“这些路灯够不够,有没有缺位的点?”,渐渐的,一些群众围了过来,他借机又和村民们聊起了家常:“过年的卡塞、糌粑、牛羊肉吃完了没有?”“水井里还打得出水不?”“越冬的棉衣棉被有几件,够不够?”一边问一边记笔记,不知不觉3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些牧民们该回家吃饭了,这才招呼着大家散开了。他常说:“上海人到藏区工作是进入了陌生领域,在这里,我们都是小学生,不能靠以往的经验办事,要多听多学多做笔记从头开始,只有不断积累和消化才能真正掌握实际情况,形成预判和思路,继而才能真正进入角色,援建项目才能真正提高效益、贴近民生。”
2017年6月28日上午,夏彤去了玛查理镇玛拉驿村的建档立卡户——才羊家里去走访。才羊家是县里刚帮他联系的四户建档立卡户之一,之前两轮走访下来,夏彤知道在四户“亲戚”中,才羊家里最困难,她的儿子因为生病落下了眼睛斜视的后遗症,以后要根治恐怕费用不少。虽然计算家庭年收入才羊能拿到44804元/年,脱贫不是问题,但她家里没有牛和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政策性补助,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差,况且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夏彤总觉得自己还可以为这个“亲戚”多做些事情。在村头遇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沙日金,便拉上了一边聊一边走过去。走到村里最里面第二排东边数起第一家,才羊的女儿正在门口玩耍,小姑娘看到夏彤就笑开了脸扭头往家里跑:“白叔叔来了”,“白叔叔”是才羊女儿对夏彤的专称,第一次见到他就偷偷和妈妈说“这个叔叔长得真白”。才羊没有了前两次见面时的局促和不安,笑着迎了上来。夏彤这次来,除了慰问品,还特地带了零食和玩具给孩子,又把上次一个上海慰问团来特地选的一件小号的暗红色羽绒大衣送给了才羊,招呼着才羊试穿过后,寒暄了几句,就说开了:“闹吾(才羊儿子)眼睛到州医院看过没有?有手术矫正可能么?今年8月11日,黄浦区来玛多的巡回医疗团里有一位眼科专家,到时候我来接你们一起去诊断一下,如果有希望,我资助你们去上海手术……”“上次说起的参加村级牧业合作社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样了,入股的牛羊你不用担心,我问过农牧局了,资金入股也可以,你要照看孩子没时间,可以让你老公去放牧,通过劳务投入每月领取工资,这样家里收入又多了一块……”,就这样聊到了11点,分别时,沙日金书记笑着说“你这样的亲戚,老乡们谁不喜欢”。近三年来,夏彤时刻牢记着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的有机结合,注重感情投入与理念传递的有机结合,经常深入到学校、医院、牧区、工地等现场查看情况,与干部群众一起聊天,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他常说:语言不通不是借口,听十次不如去一次、看一次,身入更要心至。
没有两全,唯有一心向前
人生中经常会面临理性和情感的抉择,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处理二者关系时难免会碰到不协调的碰撞,经常徇情害理为不义,遵理伤情则不仁,历史上很多圣贤也常为二者的融合而大伤脑筋。
2016年5月,黄浦区委组织部第一次就援青干部选派工作找夏彤谈话时,他是有顾虑的,当时,他女儿出生刚满半岁,一边是组织上的信任和人生中的机遇,一边是家庭的责任和家人的期待,他主动与妻子、岳父、岳母(夏彤的父母都不在上海居住)说明了情况,征求了意见,表明了态度,亲人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他的选择:妻子辞掉了外资企业的工作,专职带孩子;岳母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妇产科医生,她婉拒了早就找上门的私营医院的返聘邀请,专心负责家务;岳父凭着一技之长,退休后继续被原单位聘用,多补贴点家用……近三年来,夏彤离沪赴青时几乎总是选择在下午3点前悄悄离开,早几个小时去机场,因为那时女儿午睡还没醒。夏彤清楚地记着,2017年2月25日下午5:00,夏彤准备离开家去机场时,之前还玩闹的女儿突然毫无征兆地手脚并用抱着他,哭着喊着叫爸爸,他的平静的心一下子软掉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当他低着头狠心离开后,在车上他想了许多,也悟出了许多,他在日记中写到:谁都有家,谁都舍不得家人和孩子,我们在青海只是三年,而玛多的许多干部却是在高原上献完青春献人生,献完人生献子孙,与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比较起来,我们的牺牲是微不足道的,选择了对口援青就是选择了奉献,我们的奋斗和付出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如果没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就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援青干部。
2016年7月29日,援青之路启程不到一个星期,夏彤接到了远在江苏盐城的妹妹的电话,告知外婆昨天突然离世了,他的父母没有打电话给他,是妹妹忍不住私下打电话给他的。妹妹知道,夏彤是外婆的大外孙,从懂事起就和外婆特别亲,到上海读大学前,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外婆家,哪怕是高考期间。妹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知大殓就在后天。得到消息的夏彤眼圈一下子红了,仿佛周边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失去了声音。一边是家人没有明说,但是自己感觉强烈的期盼,一边是正在参加的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的两批援青干部交接大会和培训的内在需求,还有新一批援青团队作风和形象塑造的个人责任在肩,他没有想太多,趁着课间休息,夏彤给父母和舅舅打了两个电话,母亲已经泣不成声,父亲安抚着母亲,只说了一句:尊重你的决定,支持你的选择。舅舅在电话里劝他,让他不要回来,舅舅说:亲情在心不在形,工作为重,你和外婆那么亲,应该知道,外婆天上有灵,也不赞成你现在回来的,等你春节回来,再一起去拜祭吧。2017年2月10日,在沪休假期间,他的女儿突然半夜里呕吐不止,大声啼哭,赶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看着疲惫的妻子和无力的孩子,他更加感到家人的不易,更加感激家人的支持。半个月后,又是一次暂别,但他明白,没有两全,唯有一心向前。也正是在一次次分别中,夏彤更加明白:选择了这条道路就选择了坚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扎实的业绩和过硬的作风回报家人的付出和努力。
4500米高原的“减肥冠军”
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战决胜阶段,面对各种“硬骨头”,搭便车、开小差的思想是极度有害的,必须拿出只争朝夕、破釜沉舟、舍我其谁、敢死拼命的“亮剑”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才能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体现援青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拥护”的作为和担当。
玛多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物资紧缺;年年均气温零下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1.8℃,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4%,局部地区仅为内地的30%;气候寒冷、干燥、多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长夏短,全年无绝对无霜期,除了检修锅炉,全年供暖长达11个月之久,当地的干部群众笑着说,我们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虽然每年3月1日夏彤到岗报到前,总是会提前几天到西宁过渡适应,初上玛多的前两天还是整晚的失眠,一个星期后的正常状态也只是每天碎片化睡眠6小时左右。进入睡眠状态最快、睡眠质量最高的时候是在车上,夏彤常说:不要紧,我的睡眠时间是总量控制。高原生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饿,9点以后啃馒头、烧稀饭是常有的事。每年来玛多时,夏彤箱子里带得最多的是麦片,给孩子们带一点,自己留一点,吃起来方便。2016年9月初,进青刚两个月,夏彤在县医院调研时顺便去称了下体重,135斤,居然瘦了30斤,援青的兄弟们常常调侃说:你是我们的减肥冠军。常常听到别人说:你们这里条件这么艰苦,躺着也是奉献。夏彤却认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玛多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保证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不掉队。必须按照联络组提出的“缺氧不缺精神、动作慢思考不慢、环境差作风不差”的要求,做到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
在青期间,夏彤是第一批被提拔的干部之一,他还被评为2017年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个人,2018年年终考核优秀。荣誉面前,夏彤感受到更多的是责任和期待,他常说:在青海越久,我们掌握的情况越全面,掌握的政策越到位,看出的问题越精准,能调动的工作资源越丰富,能拿出的办法越管用,在状态最好的时刻,我们的责任和压力越大。
《“爱国情·奋斗者——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5)
编者按:2019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爱国情,奋斗者——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日前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讴歌援建奋斗者、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向本市援外干部人才、志愿者以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等征集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的做法、经验、成效、感悟等以及相关图片、音视频材料,全面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付鑫鑫